中华流传广泛,且后世最常见的2项艺术,就是书法和国画,书法根据汉字而来,带有一定的含蓄感,需要深入品味,在视觉上,不如绘画来的直接,故而相比之下,观赏或者青睐画作的人,会更多一些,如同书法界,有“书圣”王羲之一样,绘画领域也有“画圣”,他就是吴道子。
![]()
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生于河南阳翟(今禹州),自幼孤贫,史料记载,他父母早亡,遂流落街头,被寺庙和匠人收养,在此过程,吴道子学会作画,用木炭练习人物线描,依靠给百姓画门神,绘制壁画为生,水平日渐增长,张彦远记载“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
![]()
大约735年,吴道子绘制《护法神图》,因天王甲片“金光浮动”,得到韦嗣立赏识,举荐给唐玄宗,唐玄宗也被其技艺惊艳,召为宫廷画师,名气变得更胜,当时广泛受邀作画,唐玄宗知晓后,禁止他创作,下令“非诏不的画”,由此可见,吴道子技艺之高妙。
![]()
可惜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纸张极难保存,故而吴道子的传世真迹,目前仅有一幅,那就是《八十七神仙卷》,此图描绘87位神仙,去拜会三清的场景,线条流畅飘逸,把人物衣袂飘拂之感,刻画的栩栩如生,呈现“吴带当风”的艺术特征,亦是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
![]()
而且卷中87个人物,根本找不出表情、姿态相同的形象,人物排布也错落有序,丝毫不显杂乱,采用层层递进的构势,规律而不呆板,视觉上着实令人惊艳,无愧于徐悲鸿称赞:“此卷规范之恢弘,岂近代人所能梦见,此皆伟大民族,在文化昌盛之际所激之精神,为智慧之表现也”。
![]()
这幅《八十七神仙卷》虽然精妙,但在近代曾遭到忽视,被人当作废品,随意堆放,直到1937年,徐悲鸿受到邀请,前往丁夫人家中参观画展,见到墙角处随意堆放的一幅画,他打开之后,被画面震撼,赶忙用1万大洋买下,回国后,找到张大千等人共同鉴定,认定这是吴道子真迹。
![]()
徐悲鸿深知此图的重要性,时刻带在身边,然而有次举办画展时,连同30多幅珍贵画作,被一同盗走,后来得知下落,又耗资20万大洋买下,徐悲鸿离世时,他将所有作品,全部无偿捐献,如今此图藏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曾有专家评估,称其价值50亿。
![]()
您对《八十七神仙卷》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