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暗心明汪士慎
文/李寿谦
双扉久不闻人声,
忽惊打门声丁丁。
黄犬吠客披衣迎,
咄哉盲翁无世情。
这是汪士慎的一首诗,汪士慎(1686-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与金农和郑板桥等并称“扬州八怪”。
他出生于安徽休宁富溪乡,青年时家清贫,对绘画充满热情。37岁时前往扬州,投奔同乡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寄居“七峰草堂”,后购得“青衫书屋”定居。
他擅画花卉,尤以梅花著称。笔法疏落清劲,有“汪梅”之称。其梅枝繁花茂,并具冷香与诗意。与李方膺的“铁杆铜皮”风格形成对比。代表作有《绿萼梅开图》和《洒香梅影图》等。
他擅书法和篆刻,54岁左眼失明,仍坚持作画,称“独目著寒花”。67岁双目失明,仍以乐观态度继续创作。金农赞其“盲于目,不盲于心”。
晚年居于扬州城隅草屋,生活清苦,1759年病逝。其作品融入诗、书、画、印,体现文人画的高雅情趣,对后世画梅艺术影响深远。
开头的诗是汪士慎晚年所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的诗作。开头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寂静的日常场景。长时间无人打扰的静谧被突然敲门声打破,黄犬吠叫和主人披衣迎接的动作,将读者瞬间带入那个充满烟火的场景,使人感受到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最后一句,刻画出一个超脱世俗,不慕虚荣的隐士形象。展现了双目失明后依然坚守内心世界,不被外界干扰的豁达态度。
郑板桥曾为汪士慎的一幅画赠诗一首:
《题汪巢林(乞水图)》:
抱瓮柴门四晓烟,
画图清趣入神仙。
莫言冷物浑无用,
雪汁今朝值万钱。
汪士慎抱瓮乞雪,煮茶自娱的清雅之趣,以“雪汁值万钱”之语,赞美他对茶道的执着与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读了汪士慎身残志坚的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保尔·柯察金和张海迪。他们虽身残而志坚,勇敢地挑战命运,坚守本心,成就了常人难以完成的事业。张海迪还写了自传体小说《轮椅上的梦》和多篇小说与散文。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感人至深。我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毅前行。
![]()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