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浙博举办夏衍纪念展:“沈氏曾藏”再现“夏公之风”

0
分享至

  “齐白石墨虾图轴”“齐白石画蟹图轴”“郑板桥兰竹图轴”……“万流景仰——纪念夏衍诞辰125周年暨捐赠展”11月10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悉数展出夏衍先生生前捐赠给浙博的94件(组)书画作品。


  图为展出的“齐白石墨虾图轴”“齐白石画蟹图轴”。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这批作品是1989年捐赠的。走进浙博之江馆区四楼书画馆C区,观众端详一件件名画,不难发现,上面都钤印着“仁和沈氏曾藏”的方章。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纪云飞说,这是夏公晚年在考虑捐赠收藏时,请好友齐燕铭专门篆刻的印章,用“曾藏”代替书画藏家常用的“珍藏”,一字之改,彰显通透豁达的人生智慧。


  图为展出的“郑板桥兰竹图轴”。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夏衍原名沈乃熙,1900年出生在当时的杭州府仁和县,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和杰出的革命文艺家。他逝世后,家人遵照遗愿,将他和夫人的骨灰撒入了家乡的钱塘江。至今,杭州闹市中还保留着他的故居。


  图为展览现场。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此次展览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展现了夏衍在家乡的生活以及他捐赠给家乡的艺术瑰宝,并向观众介绍了夏衍在文学、戏剧、电影等文化领域的不凡成就,和他对杭州的桑梓情怀。

  展出的“沈氏曾藏”里,齐白石和“扬州八怪”的作品占了较大比例,其余的则是海派、浙派书画名家的作品,以及当时与夏衍交往密切的多位社会名人的作品。纪云飞说,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鉴定同类型书画的“标准件”。

  “像‘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书画界说法不一,他都收藏到了,这对于浙博的书画收藏是很大的补充。” 浙江省博物馆原副馆长杨陆建回忆说,“夏公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但是我们每次登门,他都会和客人说,‘老家来人了,麻烦你们等我一下’,然后来迎接我们。我们上门接受捐赠时,他见了我们,就说‘随便挑’。”

  “眼前这些熟悉的书画,曾经挂在家里的墙上,收在书房的书柜里。它们是爷爷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忙碌工作之余的精神栖息地。”夏衍之孙沈翔告诉记者,幼时的他就和祖父宠爱的大猫一起,看着祖父展看书画。现在,这些书画已经遵循祖父遗愿,从个人的书房,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和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得到精心保存和展示,自己也感到安心和欣慰,“来参观的朋友的每一次驻足,每一次感受,都是对夏衍先生的最好告慰。”(记者冯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潇湘晨报
2025-11-10 19:10:13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现代快报
2025-11-11 07:25:06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30:03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阿七说史
2025-11-10 10:31:06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港剧叔
2025-11-11 09:30:05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1:09:24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一只番茄鱼
2025-11-11 11:58:15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梨花黛娱
2025-11-10 17:37:21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03:55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澜归序
2025-11-10 12:22:19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游民星空
2025-11-11 14:11:12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中国青年报
2025-11-10 18:17:04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1 14:33:48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广东活动
2025-11-11 12:13:02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百态人间
2025-10-18 11:53:06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极目新闻
2025-11-11 12:00:36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宇宙时空
2025-11-06 09:02:26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2025-11-11 15:00: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4578文章数 24232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已经结束使命的苹果iPod迎来第24个诞辰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