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麟曾经做过《广西日报》的美术编辑,也是一位硕果累累的油画家,算是我的同行,也是我研究的对象。品读其作品,可以感受其孤独和优雅,为其写评则让笔者心灵有伴。
作为艺术评论工作者如果一味例举其成果,而弱化对其艺术审美的讨论,则有偷懒嫌疑,但必须强调的是一切荣誉都是对谢麟执着艺术纯粹性的嘉奖,而收藏谢麟的作品则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最佳肯定。
纵览谢麟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的题材广泛、涉猎众多、形式也各有侧重,各臻其妙,所以很难把谢麟归为某一类型的画家,也很难只写某一类作品就能把谢麟说得明白。那就跳出规范式“译注体”的范例,仅以对谢麟作品的感受,抛砖引玉,期待引起讨论。
![]()
谢麟《老村印象》
当代很多画家都“结壳”了,还有很多画家钙化了、僵死了,画不下去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受技术所限,一下笔就是“油熟”,愿意画的都是熟练的,不愿意画的都是生疏的,也都是难以做到的,难以做到的也都是有挑战性的、都是挣扎的、痛苦的、煎熬的,于是,很多画家就停留在温柔乡里,既不敢往前,又不甘后退,长此以往,固化了,也就只能在熟练中苟且。而谢麟手法很多,虽然娴熟,却常常看到生拙,生拙是娴熟的基础,娴熟是生拙的升华,不断有生拙,就不断克服生拙,进而不断升华,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一次挑战接着一次挑战,基础越垒越高,技法越积越全,路子越来越宽。而且,谢麟好像还总是不断为挑战而制造挑战,不断在技法的挑战中,以“生拙”激发“内啡肽”,通过内因让自己兴奋,同时,他又不断在探索题材的挑战中,以“娴熟”唤醒“多巴胺”,通过外因让自己兴奋,于是,谢麟不断拓展题材、不断寻找形式、不断尝试技法,他通过题材的多样性实现“生拙”与“娴熟”的过渡,并在技法的“生拙”与“娴熟”之间转换“内啡肽”与“多巴胺”的兴奋点,从而常画常新,不知疲倦,源源不断。好像毕加索就是如此,写实、立体、抽象、具象、生拙、娴熟,很多形态各异的作品都天马行空,却一眼可以辨认均出自毕加索之手,所以毕加索到老都不知道自己下一幅作品画什么、怎么画?
![]()
谢麟《纺棉花》
观其2000年之前的作品,如《红山果》《瑶山春色》《晌午》《纺棉花》……,从这类作品中,可以看到高度的形象概括、简洁生动的人物造型,以及画面所呈现出质朴、恬静、温馨的效果,而在技法方面,谢麟的艺术视野已经从国内学院派转向了西方油画,吸收了西方油画的多种表现技法,比如对夏尔丹朴素写实的借鉴;比如对高更色彩平面化的归纳;比如对塞尚《圣维克多山》的吸收等。而《南丹组画》等一系列作品,谢麟则画风一转,以带有抽象构成的手法,通过块面、形状、线条的独特形状,让大面积的平涂色块与线条的穿插相互呼应,色彩的冷暖对比、色调的明暗关系、空间的深远层次,或融合、或渗透、或变化,充满节奏、富有韵律,似若在笔触中注入强烈的主观情绪,而画面则给人一种神秘的视觉张力。这类作品与谢麟近些年创作的《圣地·白裤瑶歌圩》《悠远的岁月鼓楼》《海港的船》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近些年的作品用色、用笔,包括构图都更自由了、更大胆了。显然,这是建立在扎实的造型能力,以及对形、光、色、线的娴熟表现力的基础上,而生发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类作品在具象的刻画方面,严谨而深入,精准而洗练,但更主要的则强调自我情感的表达,以及形式美感的纯粹性,却又与西方表现主义、抽象主义不同,甚至刻意保持了距离,画面中若隐若现着中国绘画的写意性,有一种“超乎象外,得乎寰中”的格调,很中国、很高级。
![]()
谢麟《悠远的岁月·鼓楼》
观其2010年前后的作品,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下南洋》《泼水节》……从这类倾注巨大心力的作品中,似若看到列宾的开放运动式构图、看到古典主义的“体积感”“厚重感”、看到新古典主义的丰富层次、看到伦勃朗《夜训》的强烈对比、看到库尔贝《画室》的错落有致,当然,还能想到印象派如莫奈的清新明快。画面中,众多人物所形成的呼应关系、泼辣大胆而又微妙变幻的色彩,以及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无不体现出高超的表现技法,以及创作大画的驾驭能力。
![]()
谢麟《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30×500cm 2012年
![]()
谢麟《欢乐的泼水节》
近些年,除了创作大量的人物、风景油画之外,谢麟还创作了一大批中国山水画,有鸿篇巨制、有整纸品堂,还有盈尺小品,其中有老辣恣肆、笔墨纵逸的写意,如《天高云淡帆影远》《古人诗意图系列》等;有“致广大,尽精微”的写实,如《往事并不如烟》《井冈山主峰》《花山岩画》等,但不管是写实,还是写意,其笔底之变都源于“娴熟”与“生拙”互生互发的艺术表现力,而生发于“所览所观”“所宠所养”的艺术修为。
透过其“娴熟”与“生拙”的技法表现和“所览所观”“所宠所养”的艺术形态,似若可以感受谢麟的艺术宗旨、价值取向,甚至可以触摸他跳动的脉搏、偾张的情感。
![]()
谢麟《泊》
几十年以来,谢麟立足于东方审美,以放眼世界的艺术视野“览物所得”,通过“娴熟”中藏“生拙”的形、光、色、线等艺术表现手法从生活之中、从自然之中捕捉“画外意”与“意外妙”,进而从中西方传统绘画的程式和规范之中走了出来,让作品洋溢着现代风范的高级感,又充盈着“内美真趣”的内涵。即便在谢麟的油画里可以看到西方绘画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表现手法,即便从谢麟的山水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山水画如黄宾虹、李可染的痕迹,以及学院派油画的色彩、透视、造型等艺术特征,但是,谢麟已经与中西方传统某人某家某派拉开了距离,并在有意无意之间凸显出自己“娴熟”与“生拙”互生其妙的艺术秩序,以此承载其精专久长的艺术追求,并在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画之中、在一幅幅搜妙创真的山水画中,以一种无言的气韵表达着因爱、因虔诚、因纯粹而执着于艺术的心境。
![]()
谢麟《碧峰竞秀紫气生》
在那心境中,谢麟“心斋”“坐忘”,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当应会感神的心境呈现于笔端充盈于画面,他像一位游侠,时而孤独、时而豪放、时而超然、时而散淡,笔触、色彩、情感,相互交融,人物的姿貌,以神写形,神形兼备,以形写神,形神俱足,画面虽然无声,观赏者却很动情,鉴赏者也很入心,而其风景、山水则情、境、意统合一体,融成精妙,或浓郁、或激扬、或缠绵、或宁静,如抒情的诗、如婉约的词,浅吟着、低唱着,浓情至纯,浪漫至极,给人一种温润心灵的蕴藉,想分享,却不由自地收藏了起来,因为唯有素斋静坐才配得上那份私密的情感。
为此,笔者抛开具体技法、抛开形式语言,而滔滔不绝,尚言犹未尽。
文/桑干来源:民生网)
作品欣赏
![]()
《牛栏》 80x100cm 1999年
![]()
《西海岸连心港》 80x120cm 2024年
![]()
《一线乾坤成佳境景》 68x68cm 2015年
![]()
《雁荡山雨后》 45x45cm 2019年
![]()
《雁荡山显胜门》 60x45cm 2021年
![]()
《云山图》 69x46cm 2020年
![]()
《碧峰幽泉润松风》 132x68cm 2020年
艺术家简介
![]()
谢麟,男,汉族,1957年生于广西容县,贺州信都人,祖籍广东德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10届油画研修班结业。第七、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第一、二届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会长、第八届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九届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