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又回到了沂蒙山区的故乡潍坊临朐县,应邀参加了海派艺术名家走进革命老区的写生活动,度过了充实而颇有收获的美好时光。
故乡是那么亲切。
故乡的山峦,已是层林尽染,正是好看的时候。柿子、石榴、秋苹果,摇曳枝头,期待着人们的收获。山下的农田里,冬小麦已抽出绿芽,嫩嫩的,挂着露珠,晨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故乡的河水,是那么的清澈。由于今年降雨量大,河水铺满了河床,波光粼粼,潺潺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故乡的往事与今日的喜悦。
故乡的人们,老的老去。年轻人大都挤进城市,留守在山村的人家,基本都是老实巴交的长者,帮着儿女们看护家园,眼角里时不时挤出无奈的光泽。
![]()
隐士村50cm×50cm
不过,离县城近的一些村庄,因地制宜,紧跟时代,搞起了生态旅游开发,农家宴,生态店,劲爆了土屋老宅,热闹起来也会车流拥堵,不亚于城市里的喧嚣。晾晒柿子的工棚内,烤烙煎饼的火炕边,热炒栗子的铁锅旁,处处都是忙碌的人们。
顺着山脊到高处写生,看白云初晴,望幽鸟相逐。在村落里,白天也能听到鸣叫声,也会看到斑鸠栖居枝头,还有从白菜地里忽然起飞的一群群山雀,草丛中秋后的蚂蚱不肯挪动脚步,任你捕捉,就连站在山岗上的黑山羊,远望着我们的到来,发出咩咩的呼声……生生不息,那么让人陶醉。
![]()
老屋50cm×50cm
但是,几天下来,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少了些孩子们的身影,少了些人类生命在自然中活动的生机。由于乡村人口减少,乡村小学大都合并到交通便利的大乡镇。成年人大都陪同孩子们上学,从乡村迁出,被迫远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山村,留下来的是孤寡老人,守护在那里。因此,山乡变得宁静了,丢失了孩子们河中戏水时的打闹声,丢失了村头追逐时的欢乐声,丢失了光着屁股到池塘里偷莲蓬子时惊动青蛙的鸣叫声。只有静静的河水,从山上流到山下,重复着时光。
夕阳落山了。背起画夹下山时,我突然感到眼眶里充盈着热泪:童年的故乡,你在哪里?
文/张风塘来源:美术青岛)
作品欣赏
![]()
山野人家50cm×50cm
![]()
寨子崮50cm×50cm
![]()
北黄谷的石头屋50cm×50cm
![]()
狮子崮50cm×50cm
![]()
玉皇顶50cm×50cm
![]()
唐槐50cm×50cm
![]()
歪头崮50cm×50cm
![]()
晚照50cm×50cm
![]()
老龙湾26cm×60cm
![]()
晒柿图26cm×60cm
![]()
空山新雨后26cm×60cm
![]()
淌水崖风光26cm×60cm
![]()
寺院村26cm×60cm
![]()
朐山公园26cm×60cm
![]()
瀑泉酒店26cm×60cm
![]()
白菜地26cm×60cm
![]()
石门金秋60cm×26cm/沂山高60cm×26cm
![]()
汉柏60cm×26cm/百丈崖瀑布60cm×26cm
画家简介
![]()
张风塘,字法舜,号种竹者。1964年10月生于山东临朐。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六届、七届主席团委员。现任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正高二级教授。著有诗集《上升的太阳》,文论集《话说唐诗》、《半亩塘随笔》 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