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Galaxy S27 Ultra的爆料把数码圈搞懵了,这边刚甩出堪比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黑科技,那边就被曝主摄规格要跟着苹果iPhone18 Pro Max走。
网友直呼“这操作分裂得像两个部门做的决策!” 并且意味着三星手机如今的策略动态,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要知道以前的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中的热度很高,且每次发布新机时,都会被称为“安卓机皇”,引起诸多用户的关注。
然而现在来看,除了争议声比较大之外,新机的吸引力却降低了许多,因此话不多说,看看如今到底咋回事吧。
![]()
最先炸锅的是那张VC均热板原型图,说实话第一眼我还以为是笔记本的散热模组。
上下两层亮闪闪的铜基板,中间夹着密密麻麻的散热翅片,尺寸比现在旗舰机的散热模块大了快一倍。
不过消息源特意说了这是测试版,最终塞进S27 Ultra的会大幅缩薄,不会让手机变“砖头”。
但笔者觉得,即便缩水,这思路也够激进了,而且这次搞笔记本级散热,明显是想让新Exynos彻底释放性能,毕竟要是芯片能满功耗跑,游戏帧率、多任务处理都能上一个台阶。
![]()
除了散热技术之外,更让人意外的是面部识别的突破。
有爆料信息称三星S27 Ultra要上一种叫“Polar ID”的新技术,最近三星居然还正式确认了这事。
现在三星旗舰的面部解锁是2D的,拿张照片就能骗过去,根本不敢用于支付;苹果Face ID虽然安全,但要装一大套红外扫描硬件,刘海屏都砍不掉。
而Polar ID靠偏振光识别,因为人脸皮肤和照片、视频的偏振光反射不一样,一照就现原形,安全性直接拉满。
更绝的是速度,实测解锁延迟才180毫秒,比现在的指纹解锁还快,掏手机的功夫就开屏了。重点是它还特“省地方”,直接用前置的ISOCELL Vizion传感器和一个叫“BIO-Fusion Core”的安全模块配合工作,不用额外加硬件。
![]()
如果说前面俩黑科技看得人热血沸腾,结果就有博主爆料给浇了盆冷水,称“S27 Ultra的主摄规格,全看iPhone18 Pro Max的脸色。”
具体来说,苹果要是上1/1.14英寸大底CMOS,三星就用2亿像素1/1.12英寸的新传感器;苹果要是维持1/1.3英寸+可变光圈,三星就原样照搬,还放话 “绝不在硬件上多花一分钱”。
需要了解,三星自己就是做CMOS的龙头,比如三星是全球首个搞出2亿像素传感器的,现在小米、OPPO的高端机都在用它家的货。
但最近两年三星手机的CMOS策略确实有点“啃老本”,上半年的Z Fold 7还用着2023年的老传感器,被思特威这些后起之秀追着打。
![]()
而笔者觉得出现如今局面的原因就是商业算计,一方面,现在2亿像素已经成了旗舰标配,明年市场需求可能突破1亿颗,硬件差异带来的体验差距越来越小,与其花大价钱搞首发,不如等苹果验证市场后再跟进,降低风险。
另一方面,三星刚开始给苹果供图像传感器,自家手机的规格和苹果对齐,既能共用供应链压成本,又能借苹果的口碑背书。
但代价就是丢了 “技术引领者” 的牌面,难怪被骂 “没骨气”。
不过长期来看这不是好事,当年三星靠曲面屏、S Pen引领潮流,现在却在主摄上“躺平”,久而久之会让用户失去新鲜感。
![]()
客观说,S27 Ultra的产品力还是在线的,笔记本级散热能解决Exynos的老毛病,Polar ID补上了面部识别的短板,这俩升级都是实打实提升体验的。
至于主摄 “跟风”,只要最终成像效果好,普通用户其实不在乎谁先谁后。
但数码圈老粉难免有点失望,毕竟三星曾是“安卓机皇”的代名词,现在却在核心硬件上失去了引领性。
不过话说回来,在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当下,“稳赚不赔”可能比“冒险创新”更重要。
![]()
最后,你们觉得三星这波 “一边猛堆料一边抄作业” 的操作,是精明还是真没骨气?评论区聊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