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实现“吨半粮”,科技是良方

0
分享至

10月29日,全国绿色“吨半粮”协作网安徽项目区颍上示范区迎来集中收获,水稻秆青籽黄、穗饱粒满,丰产丰收已成定局。

就在几天前,由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组成的专家团队,对颍上示范片进行现场实收测产,在今年水稻生育后期持续阴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亩产达到826.1公斤,粮食周年亩产超过1.5吨。

这一抗灾丰产的亮眼表现,正是“稻麦轮作绿色吨半粮”科技攻坚项目结出的硕果。什么是“吨半粮”?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负责人王冠军解释,“吨半粮”是指一周年种植的粮食亩均产量达到一吨半,也就是1500公斤。

“颍上县位于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境内水网密布,有着‘皖北水乡’之称,适宜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王冠军告诉记者,除了自然条件,“吨半粮”背后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

王冠军指出,示范区以“光—温—水—土—能—粮—碳协同优化管理”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该体系贯通“品种、模式、管理”等环节,通过优选节能型品种、重构接茬模式、实施好氧灌溉与氮素肥料的精准调控等一系列创新,为实现“吨半粮”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冠军以气温管理为例,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示范区通过调整播种期,保证稻麦生育进程与最佳光温资源同步,确保稻麦在适宜的光温条件下稳健生长。

在用水管理上,示范区更能体现“科技含量”。“按照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每亩水稻用水量为280立方米,但农户实际用水量达到400立方米。”王冠军说,水稻生长离不开水,但用水过量,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影响水稻生长,同时会污染环境。

王冠军进一步解释,农户错误地将水稻生长“离不开水”理解成“片刻离不开水”,因此稻田里始终不断水。实际上,如果稻田始终存水,土壤就会处于缺氧状态,影响水稻生长,造成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容易倒伏,同时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量会大幅增加。

示范区采用的好氧灌溉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干湿交替管理,使土壤在灌溉间隙与空气充分接触。这既为根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氧气,避免了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又打破了甲烷产生的厌氧环境,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随着农业科技与先进农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实现了“吨半粮”,而颍上示范区的“吨半粮”有何特殊之处呢?

“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绿色’,实现土地、水、肥、药等农业资源投入达到最高利用效率。”王冠军说,示范区按照每生产100公斤水稻吸收1.8公斤氮的标准,进行精准施肥,确保氮被充分吸收,实现“氮投入—氨吸收”基本零盈余。

经专家团队现场测算,颍上示范区氮素基本零盈余,磷、钾等得到最大程度利用。每亩水稻碳中和15.3公斤,首次实现区域水稻高产、固碳双协同。

“碳中和15.3公斤”具体指什么?王冠军解释,是指通过节能减排等农业管理方式,不仅抵消水稻生产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实现新增土壤碳汇15.3公斤。未来这些被固定的碳还将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资产”,在碳市场上进行“变现”。

实收测产专家组认为,示范区集成构建的“稻—麦周年绿色吨半粮”技术模式,形成了粮食生产“品种—技术—装备—模式”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应对极端气候脆弱性、持续的土地和环境退化、“资源—环境—产出”平衡性差等农业交叉挑战,推动安徽沿淮江淮区域建成全国“绿色吨半粮”技术策源地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大面积应用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李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沪上皇秦奋独自在上海吃创意菜,37岁依然追逐时尚双眼无神有点呆

沪上皇秦奋独自在上海吃创意菜,37岁依然追逐时尚双眼无神有点呆

小娱乐悠悠
2025-11-06 15:12:07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糊咖娱乐
2025-11-05 11:33:50
安徽一地发现金矿,3000多户拆迁?当地回应

安徽一地发现金矿,3000多户拆迁?当地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洞见
2025-11-04 21:50:08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3 10:58:58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5:00:23
通背拳被KO后续!赵鸿刚对手不承认自己犯规,称只用了40%的实力

通背拳被KO后续!赵鸿刚对手不承认自己犯规,称只用了40%的实力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2:54:44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06 16:31:52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小樾说历史
2025-11-04 15:18:33
阿里双11新战场,一张千万热行AI表格?

阿里双11新战场,一张千万热行AI表格?

产业家
2025-11-05 15:59:26
鹿晗给关晓彤一个亿彩礼!?

鹿晗给关晓彤一个亿彩礼!?

八卦疯叔
2025-11-06 09:49:44
王爱和,被查

王爱和,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6 12:52:41
仅得11+4+5!请不要怪杜兰特,申京赛后发出请求,阿门也把话挑明

仅得11+4+5!请不要怪杜兰特,申京赛后发出请求,阿门也把话挑明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6 15:34:10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44:10
人民讨厌“阿里味儿”,山姆不要变成另一个阿里

人民讨厌“阿里味儿”,山姆不要变成另一个阿里

超先声
2025-11-04 17:40:42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界面新闻
2025-11-06 17:07:54
副院长不雅视频后续:手术中单铺沙发、都已停诊!身份被扒不简单

副院长不雅视频后续:手术中单铺沙发、都已停诊!身份被扒不简单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4:39:28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眼泪博物
2025-08-22 18:21:23
2025-11-06 17:32:49
安青传媒 incentive-icons
安青传媒
安徽青年报新媒体中心
66985文章数 58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医院副院长被指出轨眼科主任 湖南卫健委:两人被停职

头条要闻

医院副院长被指出轨眼科主任 湖南卫健委:两人被停职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旅游
亲子
房产

艺术要闻

预定年度十佳!49岁的舒淇,杀疯了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旅游要闻

通讯|大埃及博物馆将成为埃及旅游业升级的“催化剂”

亲子要闻

amh值低怎么调理好?卵子质量不好如何改善?

房产要闻

中旅·三亚蓝湾,以一座城市会客厅回应世界的滨海想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