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在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商贸产教联合体会议上获悉,由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黑龙江省林田春意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β—葡聚糖大米,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β—葡聚糖含量达到10.8%,GI指标达到51,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在我国许多地区人们都以大米为主食,但大米的生糖指数比较高,让3.5亿糖尿病人群望而却步。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外皮、真菌的细胞壁中。具有生物活性,能激发植物的防御系统,对多种真菌、细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吸收能力,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黑龙江省林田春意农业生态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强强联合,先后与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项目推广中心开展科研攻关合作,成功的将甲壳素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
通过叶面喷施和土壤处理,有效地调控作物籽粒的灌浆过程、淀粉结构与组成,有效延缓了稻米的消化速度,从而显著降低其血糖生成指数,成功探索出高纬度、高寒地区运用甲壳素技术培育出富含β-葡聚糖、低GI大米,其生糖指数从70降到51。
以黑龙江省镜泊湖原生态火山熔岩石板响水米、五常稻花香大米、长白山优质米为代表的三大核心板块,建设了覆盖黑龙江农经学院、黑龙江省宁安市江南乡明星小镇、渤海镇小朱家村、江西村、沙兰镇、五常拉林镇以及吉林省辉南县的7个示范基地。今年基地核心种植面积1500亩。预计到2028年,推广甲壳素水稻12.5万公顷,生产稻谷50万吨。
在会议间歇期间。与会的200多名嘉宾品尝了甲壳素低糖大米“丹江9号”和“稻花香2号”,扑面而来的米香让嘉宾纷纷涌入休息大厅,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黑龙江省旅游学院的逄林处长一边品尝一边说:“外观晶莹剔透,口感微甜,咀嚼起来劲道,真好!”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张萍道出了众人的心声:“好久没有吃到这么香的米饭了”!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时林说:“今天甲壳素技术创新与研发中心的成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黑龙江省林田春意农业有限公司顾问赵希恩介绍:黑龙江省现有水田面积5100万亩,按甲壳素技术增产3%计算,年可增产14.82亿斤稻谷,相当于新增加水田面积150万亩;该技术可提升出米率4%,黑龙江省稻米可增加19.76亿斤。按黑龙江省从业农民1000万人计算,两项增产至少可促农人均增收500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免疫黄金”的β—葡聚糖大米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郝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