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悦读·翔安| 品大宅村火龙果

0
分享至



文 / 萧春雷


家住厦门翔安区,有一天,突然发现附近到处都种着火龙果。

香山脚下、九溪边、田野里,竖着一排排齐胸高的水泥桩,帮助 一种仙人掌类的植物向上攀援。植物的肉质茎为三角柱状,扁而多节, 仿佛宽厚的蟹爪,锯齿状的棱角处长着小刺——退化的叶片。当茎干爬上水泥架时,就会被果农去顶,分蘖成更多的肉质茎枝,从两边耷拉下来,仿佛垂挂着一条条碧绿的霸王鞭,鞭上镶嵌着红色的球果,犹如“流星锤”——火龙果是刚猛、霸气的植物



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卖火龙果,因为口味清淡,我不大喜欢,但是我承认,火龙果形象俊美,椭圆形红色球果上,苞叶像龙鳞一般呈火焰状,焰尖由红转绿。把它拦腰切开,就裸露出灰白的果肉,混合着细黑的种子,仿佛已经撒好了黑芝麻。用一把小汤勺挖果肉最方便, 果肉细腻爽脆,颇为清雅,唯一的缺点是不大甜。

闽南属于南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生长的水果如香蕉、荔枝、龙眼、甘蔗等都很甘甜。比较起来,火龙果就像滋味寡淡的主食,缺了点精神。这也许是个人的偏见吧。

我经常开车在翔安的乡村转悠,据我所知,大宅村的果园最为壮观。大宅是美丽的古村落,位于香山西麓,散落着古榕、池塘、宫庙、宗祠和红砖大厝。田野上竖立起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柱,披绿挂红,像是阅兵的队列;果园上方还安装了一排排灯泡,仿佛夜晚还要彩排。


知道火龙果夜晚开花,猛然想起苏东坡的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我有点疑惑 :不会吧?如今的果农都这么文艺,有心情趁夜赏花吗?看到一位中年果农正在剪枝,我过去询问。他告诉我,那是补光灯,让火龙果晚上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火龙果花果同时,通常一年产果十余批,用上补光灯后,它们夜以继日地生长,可以产果十六七个批次,亩产超过一万斤。“你们晚上也可以来看哦,亮灯时很漂亮的,有人特地来拍照呢!”


“以前没有种火龙果吧?”我问道,“大宅村什么时候开始种火龙果的?”“大约2000年吧。最早是台湾农民来种,品种也是从台湾引进的,能挣到钱,然后大家都种。”他说:“我们大宅村的火龙果很有名的,特别甜,每年还举办火龙果节呢。”我笑道:“我吃过火龙果,不甜,不大喜欢。”“你吃的一定是白肉品种,甜度较低。”他说,“我们种的主要是红肉品种,红皮红心,甜得很。你吃了就知道,要不要买几斤回去?”

他在果园里剪下六七个成熟的火龙果,当场劈开一个,红肉黑籽,红艳欲滴,看上去有点血淋淋的。我在果园里大快朵颐,感觉红肉火龙果水分更足,肉质偏软,入口即化,的确比白肉火龙果更甜。我买了几斤回家,冷藏后的火龙果,口感清甜,转眼就吃光了。


王火炎 摄

火龙果是一种新兴水果,我查找资料,打探它的底细。《中国植物志》(1999)介绍说,火龙果的中文名为量天尺,又有霸王鞭、三角柱、龙骨花等俗称,属于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有资料说,荷兰人1645年便将火龙果引进了我国台湾,法国人1860年前后把火龙果引入了中南半岛。然而,此时的火龙果还属于野果,太酸, 很少人食用,主要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越南最早把火龙果当成水果种植。据说越战时期,美军从飞机上向越南国土洒下了大量化学落叶剂,草木尽死,只有火龙果健旺地活着, 人们视之为救命食物。战争结束后,越南开始大规模栽培火龙果,并向周边国家出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就是说,是越南人把火龙果改良为一种水果。

越南生产的就是白肉火龙果,红皮白心,肉质鲜嫩,甜度较低。1983年,我国台湾省从越南和中南美洲引进多种种源,杂交选育出红龙果。差不多同时,以色列也引进种源,培植出红龙果、黄龙果等品种,在沙漠里种植。


我国台湾省选育出的火龙果,果肉为紫红色,又称红龙果,大大提高了果肉的含糖度,更加可口。20世纪90年代,台商将红肉火龙果引进闽南地区种植。

作为一种热带水果,我国火龙果的主产地在两广、海南岛等热带地区。前段时间我路过南宁市,但见辽阔的郊野,一排排火龙果绵延向天际,郁郁葱葱,在灼热的阳光下没日没夜地疯长,开花结果。广西街头,堆成小山的火龙果每斤不过一两元。据媒体报道,2021年我国的火龙果产量超过越南,成为全球第一大火龙果生产国。

来自美洲的火龙果,短短三四十年就风靡我国大江南北。在甘肃、 山东和辽宁等北方省份,人们为火龙果搭建起温室大棚,四时采摘。火龙果的快速崛起,颇为传奇。


今年八月,“作家眼中的翔安”采风活动举行,我随作家采风团来到大宅村,乘坐电瓶车参观果园,听村干部讲述他们与火龙果的故事。2021年,大宅村种植的火龙果面积1400余亩,年产值约4500万元, 是厦门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除了红皮白肉火龙果、红皮红肉火龙果(红龙果),村里还栽培有黄皮白肉火龙果(黄龙果、燕窝果)等新品种。

鲜果不易保存,村专业合作社于是开发了火龙果系列加工产品, 包括火龙果干花、干片、茶、酒、冰淇淋、鱼皮花生、蛋卷、蛋花酥、 面线、馒头等,物尽其用。火龙果种植还带动了乡村旅游,每逢周末,采摘园、集市、餐馆和民宿人气旺盛。





我发现,火龙果干片很好吃,烘干后的果肉因为去除了水分,比鲜果更甜。在火龙果专业合作社门外,我看见刚剪下的几大筐火龙果花苞,浅绿色,仿佛一枚枚瘦长的幼果,也有火焰般的绿萼。两位妇女埋着头,用小刀一一剖开,露出淡黄色的娇嫩花心。这么多花苞,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被剪除,开膛破肚,我有点惋惜。村民说,为了保证果实饱满,供养充足,果农要把多余的花苞剪除,每根枝条留下一两个。这些花苞原来都是扔掉的,如今脱水后制成干花,煲排骨或番鸭汤风味极佳。

香山街道大宅社区是陈氏聚落,相传明嘉靖年间,陈氏始祖从金门大宅村迁来,以原地名命名,故称“浯阳衍派”。陈氏家族耕读传家,二十多年前与火龙果偶然相遇,就将良田都用来种植这种新奇作物,并因此致富。离开大宅村时,我闪过一个念头:陈氏种植火龙果会持续几代人?火龙果最后会完全归化,成为荔枝、龙眼那样亲密的乡土水果吗?

作者简介


萧春雷,记者、编辑、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郭又惊、十步等,福建泰宁人,从事文学、艺评和人文地理写作。曾获中国新闻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撰稿人。已出版《时光之砂》《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里》《海族列传》《厦门纪略》和“中国的掌纹”书系等著作20余种。


翔安机场——和平之翼,翱翔蓝天

悦读·翔安|璀璨美好的“视界”

悦读·翔安|当传统村落遇到当代艺术

编辑\王妍 文章摘自\《青春翔安 勇立潮头》

校对\新媒体采编组

审核\任旭萍 朱毅力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唉!又有一家大企业成功“结业”了!

唉!又有一家大企业成功“结业”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10 18:54:33
自从扮演“玉皇大帝”,他身上就怪事连连,甚至惊动国家部门

自从扮演“玉皇大帝”,他身上就怪事连连,甚至惊动国家部门

青丝人生
2024-06-12 19:14:32
女排悲喜夜:中国队晋级奥运会,日本2-3被逆转,巴西10连胜领跑

女排悲喜夜:中国队晋级奥运会,日本2-3被逆转,巴西10连胜领跑

侃球熊弟
2024-06-13 20:44:44
太危险了!知名男星高速练车,有人竟闯进赛道拍摄……刚刚,官方紧急声明

太危险了!知名男星高速练车,有人竟闯进赛道拍摄……刚刚,官方紧急声明

鲁中晨报
2024-06-13 17:31:11
南通一公墓数十个墓盖被掀开,目击者称骨灰盒露出,警方正在调查

南通一公墓数十个墓盖被掀开,目击者称骨灰盒露出,警方正在调查

极目新闻
2024-06-13 18:41:22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王思聪是默认了?ins上换成了卡通头像,还配了4个字“你爹来了”

王思聪是默认了?ins上换成了卡通头像,还配了4个字“你爹来了”

元气少女侃娱乐
2024-06-13 16:35:35
深度:中美关系已走向质变!

深度:中美关系已走向质变!

算法与数学之美
2024-06-11 21:04:03
金砖外长会议,印沙巴三国缺席!俄外长老脸拉长,王外长也不客气

金砖外长会议,印沙巴三国缺席!俄外长老脸拉长,王外长也不客气

大风文字
2024-06-12 19:07:37
CCTV直播有变,中国女排VS德国,朱婷有望首发,3-0或晋级奥运会

CCTV直播有变,中国女排VS德国,朱婷有望首发,3-0或晋级奥运会

极度说球
2024-06-13 12:05:00
仅0.22万辆!小米汽车最新销量继续下跌:新势力排名倒数第二,雷军终于喘口气了【附小米造车业务分析】

仅0.22万辆!小米汽车最新销量继续下跌:新势力排名倒数第二,雷军终于喘口气了【附小米造车业务分析】

前瞻网
2024-06-12 19:29:14
终于!上海这个地铁站宣布大改造!很多人无语崩溃过:坐4次迷路3次...

终于!上海这个地铁站宣布大改造!很多人无语崩溃过:坐4次迷路3次...

鲁中晨报
2024-06-13 08:07:14
2年1.3亿,巴特勒联手哈登,一进一出,快船组队史最强三巨头!

2年1.3亿,巴特勒联手哈登,一进一出,快船组队史最强三巨头!

小鬼头体育
2024-06-13 18:45:08
6月12日,这应该是今天娱乐圈最“劲爆”的瓜了!

6月12日,这应该是今天娱乐圈最“劲爆”的瓜了!

仙人掌说娱乐
2024-06-12 16:20:49
传华东政法毕业生就业难!校友会发出倡议渡难关,张雪峰失算了?

传华东政法毕业生就业难!校友会发出倡议渡难关,张雪峰失算了?

火山诗话
2024-06-13 09:12:39
文化渗透?小学生考试试卷竟全是日本名,那我们的中文名哪去了?

文化渗透?小学生考试试卷竟全是日本名,那我们的中文名哪去了?

鬼谷子思维
2024-06-12 15:28:14
突然大涨价!“救命神药”1粒卖到近1200元,原材料价格是黄金的3倍

突然大涨价!“救命神药”1粒卖到近1200元,原材料价格是黄金的3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3 16:27:31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父亲拎2馒头坐车200里送考,儿子跪下那一刻,穿旗袍家长黯然失色

父亲拎2馒头坐车200里送考,儿子跪下那一刻,穿旗袍家长黯然失色

子芫伴你成长
2024-06-11 21:40:45
总冠军后卫,塔图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让我们得到霍乐迪的

总冠军后卫,塔图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让我们得到霍乐迪的

懂球帝
2024-06-13 13:53:34
2024-06-13 21:28:49
业翔民安
业翔民安
官方网易号
8415文章数 13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核潜艇率队抵达"美国后院":没带核弹 带了3种导弹

头条要闻

俄核潜艇率队抵达"美国后院":没带核弹 带了3种导弹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家居
旅游
教育

房产要闻

再度告急!海口连续仨月住宅入市不足千套!竟有楼盘卖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大城小室 质朴自然的心灵居所

旅游要闻

山西文旅厅厅长与董宇辉拉家常:中午回家吃了饭

教育要闻

山东各地中考考点多措并举防暑降温,确保考生顺利完成考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