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苏联专家在中国:待遇优越但缺少自由

0
分享至

苏联专家

在中苏争吵的年代,在华苏联专家的工作条件问题是一个经常的话题。苏联人抱怨其专家在中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仅在华苏联专家和总顾问多次反映,就连苏联政府也出面请求中国各级政府机构保证为苏联专家提供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破坏关于苏联专家工作条件的协定绝不是地方行政部门的专横妄为,而是中国高层领导人有意识贯彻实施的方针的结果,这一方针反映了中国的总的政治路线。中国人则认为苏联专家在工作中有大国主义表现,看不起中国,苏联专家工资过高,是中苏关系不平等的表现。

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中苏关于苏联专家工作条件的协定是否平等,苏联专家在华工作是否缺少正常的条件,苏联专家的工作条件是否构成破坏双方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是否因负担专家开支而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呢?本文将依据来自中俄双方大量的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的谈判

1949年夏刘少奇访苏时,斯大林曾表示派往中国的专家,其待遇只须与中国的优秀专家相同即可,其余部分则由苏联政府补贴。 根据这一原则,刘少奇曾指示陈云和薄一波,“苏联专家临时薪资,暂订最高标准为2500斤小米”,另外适当规定食堂饭食价格并设特别商店,对专家给予照顾。刘少奇还在公众大会上特别提到,苏联专家只领取和中国同等工程师一样的薪资,而不是如英、美工程师一样,领取很高的薪资。这是苏联人民国际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但在1950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访苏时,特别是中方提出要签订中长铁路等新协定后,情况有了变化。苏方提出,在支付专家工资之外,中国还应支付一笔费用,作为对专家以前工作单位的补偿,为此,中国政府应按每人每月2000-4000卢布交付给苏联政府。中方对此感到难以接受。周恩来强调说,这笔费用相当于每月10000至18000斤小米,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每月只有3400斤小米,部长只有 2800斤小米。此外,中国希望以提供各种食品和商品的方式作为补偿金,而不要支付美元。然而,周恩来在莫斯科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在后来的谈判中,苏方同意将补偿金降到1500-3000卢布,但坚持应以外汇(卢布)结算。在3月8日双方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协定的会谈中,为了减少外汇的支出,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又提出,根据一些在华专家的要求,是否可以将补偿金的一部分直接支付给在中国的多子女专家本人。苏联外贸部长葛罗米柯对此予以否定,同时,苏方还要求把在华苏联军士的报酬提高到低级专家水平,即每月应为他们支付1500卢布的补偿费用,甚至对普通士兵也要支付补偿金。王稼祥指出,在苏联顾问中,军士占相当大的部分,而他们在苏联每月收入只有500-600卢布,因此不应该把对专家的条件扩展到军士身上。况且,从目前中国的财政状况来看,这样的标准也太高了。葛罗米柯则认为,苏方的立场“是以许多恰当理由为基础提出的”。尽管王稼祥后来暗示在协定中暂时不要提出军士和士兵的支付问题,但苏方坚持己见。

实际上,在此之前周恩来已经决定基本接受苏方的协定草案。3月6日周恩来通知,关于中苏专家协定草案,除少数属文字的修改意见外,全部同意。3月 19日中共中央再次致电李富春、王稼祥、伍修权电:关于专家协定的条款“不必再争,即照苏联政府所提条件办理,我们由此取得经验,加紧学习,谨慎工作,以便第二年精减专家”。此后,苏联领导人对中方提出的要求也有所考虑。3月22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修改了苏联部长会议的有关决议,除了增加该协定“应适用于以前到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的条款外,将给苏联政府的军士补偿金降为每人每月1000卢布,并接受中方对协定第3款的修改意见,即中国政府“将以中国货币支付苏联专家固定工资,其数额与中国同等级别和专业的专家现行工资及以后相应的变动保持一致。在其他方面,保证苏联专家享有与中国专家同样的待遇,包括对专家食品和日用品的补贴”。

3月27日苏联专家在华工作条件协定签字,10月25日双方又签署了关于对技术专家报酬条件的协定。根据这两个协定,中国应向苏联专家支付相当于中国专家工资水平的工资,另外再支付出差补偿费用,按每人每月1500-3000卢布计。1950年底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议,批准将1950年有关专家薪金的决议延长一年。1957年12月28日双方政府又签订的关于互派专家的新协定,其中对于双方派遣专家规定了对等的条件。考虑到中国为苏联提供技术援助和其他服务的人员大大少于苏联来华的专家,可以说这一协定主要还是为苏联专家制定的。不过,这至少在形式上反映了双方平等的原则。

在原则上确定苏联专家领取与中国专家同等的工资,这当然是合理的,也是中方乐于接受的。至于补偿金,首先,出国工作人员领取双份工资恐怕是通行的惯例;其次,本单位人员出国为他国工作,自然也需要得到经济补偿;最后的问题主要在于苏联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再加上对派遣专家单位的经济补偿,使得中方对付出高额外汇补偿金感到为难,但从道理上讲,这种代价的付出并无不合理之处。引起中方不快的原因,关键在于中苏双方观念上的差异。在斯大林看来,中国是苏联的一位盟友,但毕竟是另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他并不了解的民族。而中国领导人则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标准看待苏联老大哥,认为革命先成功的国家帮助后来者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想到苏联领导人会在具体谈判中斤斤计较。

1 2 3 4 5 6 显示全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国资正式接盘!浙江父子三人提走16亿,家族清仓行动圆满收官

国资正式接盘!浙江父子三人提走16亿,家族清仓行动圆满收官

壹只灰鸽子
2025-11-06 16:15:27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新京报
2025-11-06 16:16:07
全红婵赛后主动揽责:没上领奖台是我没发挥好,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全红婵赛后主动揽责:没上领奖台是我没发挥好,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全景体育V
2025-11-06 20:09:09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其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不久前乌籍记者在采访时被强制征兵入伍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其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不久前乌籍记者在采访时被强制征兵入伍

极目新闻
2025-11-06 12:45:27
医生和院长视频是如何泄露的?摄像头8月份拍下,为何如今才曝光

医生和院长视频是如何泄露的?摄像头8月份拍下,为何如今才曝光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6 20:33:13
浙江小学校门口这一幕,丢尽了“老师”这个职业的脸

浙江小学校门口这一幕,丢尽了“老师”这个职业的脸

娜乌和西卡
2025-11-06 15:40:51
日本政府向谢长廷颁发勋章,毛宁连发三问

日本政府向谢长廷颁发勋章,毛宁连发三问

政知新媒体
2025-11-06 15:36:41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红星新闻
2025-11-06 00:01:17
太炸裂!副院长和主任纵欢后续:手术单当床单,身份被扒不简单!

太炸裂!副院长和主任纵欢后续:手术单当床单,身份被扒不简单!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0:48:47
小沢菜穗:除了E级车灯,这个不敬业的演员还有啥吸引你,颜值?

小沢菜穗:除了E级车灯,这个不敬业的演员还有啥吸引你,颜值?

素然追光
2025-11-07 00:40:03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6 07:13:28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平老师666
2025-11-06 22:09:11
江苏女孩订婚,新郎一脸稚嫩不成熟,网友:年龄加起来没我鞋码大

江苏女孩订婚,新郎一脸稚嫩不成熟,网友:年龄加起来没我鞋码大

荔子言
2025-11-05 13:39:30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深度报
2025-11-06 21:36:43
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新娘弃车离开,婚车司机称“刚下楼婚车就被拦”,律师:或涉嫌敲诈勒索罪

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新娘弃车离开,婚车司机称“刚下楼婚车就被拦”,律师:或涉嫌敲诈勒索罪

洪观新闻
2025-11-06 15:23:22
剪开机器人腿部“皮肤和肌肉”,何小鹏哽咽再辟谣机器人内藏真人

剪开机器人腿部“皮肤和肌肉”,何小鹏哽咽再辟谣机器人内藏真人

新京报
2025-11-06 20:55:12
基金圈大瓜!传鹏华基金200亿顶流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和研究员“互殴”,已报警送医院

基金圈大瓜!传鹏华基金200亿顶流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和研究员“互殴”,已报警送医院

简盈财观
2025-11-06 18:04:21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凡知
2025-11-06 11:38:13
2025-11-07 05:00:49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家居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