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女儿班上突然多了好几个请假的。不是发烧就是咳嗽,一查流感。
往年流感高峰都在年底或春节前后,可今年才11月,医院儿科就排起了长队。
新闻里也说,全国多地流感样病例比去年明显增多,有些地方甚至提前进入了流行季。
作为家长,我和她妈还是挺担心的:这流感,怎么今年提前了?
![]()
三年没怎么见流感,身体“忘了怎么防”
因为疫情,大家这几年,都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流感病毒几乎“没机会出场”。结果呢?我们身体对它的警惕性慢慢变低了。
中国疾控中心早就提醒过:长时间不接触流感病毒,人群的整体免疫力会下降。就像很久没锻炼的人突然去跑步,肯定容易累、容易受伤。
现在流感病毒一回来,大家就更容易中招。尤其是上学的孩子们,教室人多、空气不流通,一个孩子感染,很快就能传开。
![]()
病毒也在“升级”,疫苗得跟上节奏
流感病毒特别“狡猾”,每年都在变。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预测下一年可能流行的毒株,然后指导各国生产对应的疫苗。
今年用的流感疫苗,是针对目前主流的几种病毒设计的。但如果实际流行的毒株和疫苗不太一样,效果就会打点折扣。
不过,哪怕不完全匹配,打疫苗还是有用的,至少能大大降低重症风险。可惜的是,很多家长觉得“流感就是大号感冒,扛两天就好了”,结果孩子没打疫苗,一感染就高烧三四天,耽误学习还遭罪。
![]()
天气忽冷忽热 + 学校密集接触 = 病毒“黄金窗口”
今年冬天特别奇怪,早上穿外套,中午穿短袖,晚上又降温。这种反复折腾,大人小孩都容易着凉,抵抗力一弱,病毒就找上门。
再加上孩子们天天挤在教室里,说话、打喷嚏、共用文具……病毒传播简直“畅通无阻”。我女儿说,她们班上周有同学发烧还坚持来上课,结果第二天又倒下两个。
老师在家长群里反复强调:“有症状就别硬撑,居家休息是对全班负责。”这话听着刺耳,但真是实话。
![]()
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具体
面对提前到来的流感季,不用恐慌,但一定要行动。
✅ 尽快打流感疫苗
现在打还不晚!虽然最好10月底前完成,但11月、12月打,照样能保护整个冬天。抗体大概2到4周产生,早点打,早点安心。
![]()
✅ 把基础防护变成习惯
不是天天唠叨“多喝水”,而是教孩子:
打喷嚏用手肘挡住(不是用手!)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洗手
感觉喉咙不舒服、有点发冷,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
这些小事,关键时刻真能挡病毒。
✅ 别把流感当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一般低烧、流鼻涕,慢慢就好。
流感时突然高烧(39℃以上)、全身酸痛、没力气、头疼,孩子可能连作业都写不动。
如果高烧超过三天、精神差、呼吸急、吃不下东西,一定要去医院,别硬扛。
毕竟健康,是孩子们成长最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