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冷,人也就容易犯懒,不爱动了,热水袋、电热毯成了很多人床上的“续命神器”。但对一些人来说,冬天不仅仅是手脚冰凉的问题,还有一个隐藏在寒风里的“杀手”——高血压。冷空气一来,血管“说收就收”,很多老年人一觉醒来,发现头晕眼花,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下床就摔了一跤。其实早有不少研究发现,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血压容易波动,控制不好的话,严重时可能会出人命。
![]()
在冬季吃降压药这事上,确实得多操点心。一来是气温对血压的影响不是虚的;二来是服药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马虎不得。
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来说,冬季不管是用药的时间、剂量,还是生活习惯,都得格外留意。
很多人平时量血压都“看心情”,其实冬天早上起床那一刻,血压最容易飙升。如果等到头晕、心慌了才去测,那往往为时已晚。
清晨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再加上体位突然改变,容易导致血压大幅波动,甚至引发意外。
建议这些人醒来不要立马起身,先躺在床上测一下血压,特别是早就被医生叮嘱过早高峰的人群,这一步不能省。
一次血压值看不准,不妨连着几天都在同一时间段测量,这样才能看出真实的波动趋势。
![]()
关于吃药的时间,不少人习惯在早饭后顺手吃掉降压药,觉得方便。可问题是,血压的变化并不是根据吃饭来走的,而是有自己的“节奏”。
有研究表明,早晨是血压升高的高峰期,也是心血管事件高发的时候。如果药效起得晚,那等于在最危险的时段没保护住。
医生常常会建议一些人把长效降压药安排在清晨前服用,甚至在醒来后先吃药再起床。这样做并不是矫情,而是有数据支持。
日本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清晨血压控制得好的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能下降约38%。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路,才是高血压管理真正该有的样子。
有人一进冬天发现血压升了几毫米汞柱,就慌了神,想着是不是药效不够,是不是该加量。其实这一步得格外谨慎。冬季血压的确会有轻度上升,但未必都需要调整剂量。
![]()
更重要的是,任何加量减量都不能擅自决定,而是要结合连续几天的血压监测结果,由医生评估后才可微调。
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如果贸然加药,容易出现低血压或其他副作用。有的药还会和感冒药、止痛药等起反应,一不留神,反而适得其反。
讲到这儿,有一点真的是冬天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就是保暖。不少人觉得穿多了不舒服,但其实温度下降一度,血管就可能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特别是头部、手脚这几个部位,一旦受凉,交感神经兴奋度就会上升,血压也会跟着飙。所以出门的时候,帽子、手套、厚袜子不能少,晚上睡觉也要盖好被子,别让冷风从窗口钻进来。
保暖不仅是对抗寒冷,更是对高血压的一种非药物干预方式,这一点已经写进很多国家的高血压治疗指南里。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
合并其他基础病的人,在冬季要格外小心。像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等,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那冬天的这个“组合套餐”就变得格外危险。
![]()
一项国内多中心研究发现,有基础病的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发生急性心梗、脑卒中的风险比单纯高血压者高出将近两倍。这种风险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统计数据摆在眼前的现实。
对于这类人群,不只是要管理好血压,还要在饮食、作息、运动上都得花心思。监测数据、定期复诊、适量运动、合理用药,一个都不能落下。
有时候,一些人发现自己测出来的血压很高,可是一点不难受,也没有任何症状。怀疑是不是血压计坏了,其实这很可能是“假性高血压”。
尤其是手指冷的时候,末梢血管收缩,电子血压计测出来的值就会偏高。这时候如果贸然加药,可能导致真实血压过低。
要判断是不是“假性”的,可以在温暖环境里多测几次,或者去医院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更靠谱。别被一两次异常值吓住了,更不能拿这点“异常”当依据来调整用药。
再说到吃的这块,年末节日多,聚会也多,不少人吃饭就容易“放飞自我”。可对高血压人群来说,饮食上的随意真的可能出大事。
![]()
盐吃多了,水钠潴留,血压必然升高。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研究反复证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但在我国,很多人一顿饭的盐就超过这个标准。
调味料、腌制品、外卖,都是高盐陷阱。别说“吃点没事”,年节期间三天两头应酬,积少成多,血压蹭蹭往上涨。
除了盐,还有油腻食物、含糖饮料、酒精,这些都得管住嘴,哪怕是过节,也不能拿身体当“代价”。
高血压这事,真的不是靠吃药就能一劳永逸。特别是在冬季这个“高危时段”,该注意的细节一个都不能忽略。
从早上睁眼开始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吃进去的食物,到穿衣保暖的每一个小习惯,其实都在影响着血压的走势。
很多时候,不是药没用,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事在“拖后腿”。冬天是个考验耐心和细致的季节,特别是对慢病管理来说,容不得一丝马虎。
![]()
冬季的寒冷不仅仅是外在的温度下降,更是血管内在的压力上升,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要格外留神。清晨、吃药、加药、保暖、基础病、假性血压、饮食这些看似零散的点,其实每一项都暗藏“机关”。冬天虽然冷,但血压这根弦不能松。懂得规避风险,学会用科学方式保护自己,才是对抗寒冷最聪明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