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钟南山院士发现:一旦做了心脏造影,这7件事要注意,别害自己

0
分享至

一听到“心脏造影”这四个字,不少人心里就咯噔一下。有人以为这是大手术,也有人觉得做完检查就完事了,立刻松口气。可真要说起来,这项检查虽不是大刀阔斧,却也不是查个血那么轻松。别小看它,心脏造影虽然能帮医生看得更清楚,但对身体的影响也真不算小。尤其是做完检查之后的那一段时间,很多人以为没事了,其实真正需要注意的,恰恰是这段恢复期。



心脏造影又叫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最权威的方法之一。医生会通过动脉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把造影剂注入到冠状动脉里,再通过X光影像观察心脏血管的通畅程度。

说白了,就是在体内放“探照灯”,看看心脏的血管有没有堵,堵到什么程度,堵在哪儿了。

但这个“探照灯”一照之后,身体可不能立刻满血复活。接下来的恢复期,有些事真得当回事,不然不仅影响检查效果,严重时还可能惹出命案。

做完心脏造影,最先要注意的就是术后六小时内必须平躺。不是医生故意折腾人,这是真的有讲究的。

导管一般是从手臂或大腿根部的动脉插入,如果检查结束后立马起身走动,伤口很容易出血甚至血肿。有些人觉得自己年轻,刚查完坐起来喝水,没一会儿伤口肿得像个馒头

还有更严重的,出血压不住直接送去急诊缝合。所以说这六个小时,就是给身体一个“止血期”,不管多想上厕所,也得忍住不动,实在忍不了就用便盆,别硬挺。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也不能放松。这时候要盯紧两样东西:尿量和尿液颜色。造影剂是通过肾脏代谢排出的,如果发现尿量明显减少,或者尿液颜色变深甚至发红,那就要警觉了

这可能是造影剂对肾脏产生了毒性反应,临床上称之为造影剂肾病。尤其是本身就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慢性肾病的人,更容易中招

有研究统计,大约有7%到15%的住院患者在造影后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情况。别等到脸浮肿、腿水肿才慌,早发现早干预才有用。

很多人以为检查做完,药也该改一改了。特别是那些本来就在吃降压药、降脂药或者抗凝药的患者,造影一做完,立马想停药或者自己加药。

这种操作非常危险。药物调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抗凝药,擅自停掉可能造成血栓复发,随便加量也容易出血。

更别说一些人网上查查就自己换药,觉得进口药效果更好,真是给自己挖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评估给出的治疗方案,是量身定做的,贸然改动只会破坏平衡,让原本能控制的病情变得不可控。



心脏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做完造影后出现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千万不能当作“心理作用”忽略掉。

尤其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胸痛等表现,很可能是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前兆。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微创”,但导管经过血管进入心脏,依旧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甚至心肌梗死。

有些患者在术后几小时内发生心律紊乱,虽然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所以必须保持观察,哪怕只是“感觉不对”,也要及时告诉医生。

喝水这事,也别马虎。有些人怕排尿频繁不敢喝,有些人为了“冲掉造影剂”狂灌水,这都不对。

水喝得太少,造影剂滞留时间长,对肾脏刺激大;水喝得太猛,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有心衰基础的患者,可能引发肺水肿

正确的做法是分次、少量、多次饮水,让身体慢慢代谢掉造影剂。通常建议术后24小时内保证1500到2000毫升的液体摄入量,当然具体还要结合医生建议。



很多人一做完造影就觉得轻松了,恨不得第二天就恢复日常生活,甚至上班、搬东西、干重活。这种“报复性恢复”很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

导管穿刺部位的血管需要时间愈合,尤其是大腿动脉进针的患者,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容易导致伤口再次出血或者形成血肿。

别小看这点“小出血”,如果出在关键部位,出血量大到血压骤降,是可以威胁生命的。有条件的话,术后一周内最好不要从事体力劳动,休息、走动适当就好,不宜操之过急。

还有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心理状态。有些人查出一点问题就开始焦虑,甚至抑郁,整天闷闷不乐,觉得“心脏出问题就是等死”。

这种心理负担对恢复非常不利。也有人明明检查结果不严重,却因为网络上搜到一些“吓人”的病例,搞得自己夜不能寐

长期的焦虑不仅影响睡眠和食欲,还可能造成血压波动、心率异常,变成真正的“心理性心脏病”。其实造影只是诊断手段,查出来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及时干预、正确治疗。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冠心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城市人群患病率已达2.4%左右,且呈年轻化趋势。

但在发现疾病的同时,如何面对检查结果,如何配合医生治疗,更考验一个人的健康素养。别以为检查结束就是完结篇,其实那只是故事的开始

身体的修复、疾病的控制、生活方式的调整,这些才是真正关键的部分。心脏这种精密又娇气的器官,哪怕只有一点堵塞,也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总之,心脏造影虽然是常见检查,但风险不容忽视。术后短短几小时到几天内的表现,是判断身体能否平稳过渡的重要信号。从平躺、观察尿液,到谨慎用药、留意症状,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保护心脏的一道“防线”。没人愿意白受一回罪,更没人希望检查完出了新毛病。医生能做的,是查清问题;患者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最后买单的还是身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1款进口药退出中国

41款进口药退出中国

临药网
2025-11-19 16:10:30
为何感冒总先“攻击”咽喉??教你几招,把病毒“打回去”!

为何感冒总先“攻击”咽喉??教你几招,把病毒“打回去”!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5-11-20 06:48:14
被黑马逆袭!吴艳妮泣不成声:就差那么一点点 我赢得起也输得起

被黑马逆袭!吴艳妮泣不成声:就差那么一点点 我赢得起也输得起

风过乡
2025-11-20 07:19:17
刘景扬母亲透露:她没有教练没人看好她 她这一冠是广东计划外金牌

刘景扬母亲透露:她没有教练没人看好她 她这一冠是广东计划外金牌

劲爆体坛
2025-11-19 23:18:42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南文视界
2025-11-20 08:05:13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被中国连环反制后,日本极端右翼调转枪口,对准高市早苗

被中国连环反制后,日本极端右翼调转枪口,对准高市早苗

沧海旅行家
2025-11-19 16:58:11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奥拜尔
2025-11-19 22:57:40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扬子晚报
2025-11-19 22:37:57
水亦诗住三层别墅卫生差,亲妈忙前忙后干活,公婆却全程坐着不动

水亦诗住三层别墅卫生差,亲妈忙前忙后干活,公婆却全程坐着不动

冷紫葉
2025-11-18 13:33:58
要撑不住了?仁爱礁破船发现横向裂痕,菲方紧急修补加固,中方:只允许运出不准运入

要撑不住了?仁爱礁破船发现横向裂痕,菲方紧急修补加固,中方:只允许运出不准运入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20 04:13:40
一身赘肉成选美冠军,真的只是颁奖“乌龙”?

一身赘肉成选美冠军,真的只是颁奖“乌龙”?

新民周刊
2025-11-20 12:37:25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这里是东京
2025-11-19 17:09:09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现报50480.87点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现报50480.87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08:31:13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恢复仅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高市没有退路,或引更大风险

恢复仅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高市没有退路,或引更大风险

时时有聊
2025-11-20 07:46:03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海峡导报社
2025-11-20 11:55:04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23:53:07
五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这一省两地迎来新任市长

五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这一省两地迎来新任市长

上观新闻
2025-11-20 14:27:11
2025-11-20 15:15:00
看世界的人
看世界的人
开眼看世界的人具备全球视野
793文章数 5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艺术
家居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系列首发户外探索模式 14天极限续航 关键时刻能救命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