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生入学体检顺利完成
在职教工体检有序推进
为更优质地服务广大师生员工
校医院自11月10日起
开设“体检报告解读门诊”
于每周一、三、五14:30-17:30
结合体检报告解答师生健康疑问
并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以专业和细心
助力师生抵御应对健康风险
据校医院介绍
对于高校师生来说
“如何用心?”“如何用脑?”
一直是日常咨询中常见的话题
今天
是全国第12个心梗救治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心梗拨打120 胸痛中心快救命”
提前多一份知识了解
多一些主动关心
多一项急救技能的掌握
就是给自己和亲友最踏实的守护

为什么是“11月20日”
“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120”;二是“心肌梗死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心肌梗死发作迅速、危害严重,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其高发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群体的发病率也在上升。2014年起,我国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
这些人群,为心脑血管病高风险群体!
![]()
01
有基础疾病患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者,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程度加深,调节血压的能力减弱,对低温的适应力差,是心脑血管事件的 “高危人群”。
02
不良生活方式者
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高盐、高脂、高糖的人,血管健康基础薄弱,降温后风险翻倍。
03
久坐不动者
低温+久坐,血液循环减慢,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如不热身直接剧烈运动使心脏负荷骤增。
04
情绪过山车者
工作压力、失恋焦虑引发极端情绪,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脑血管风险增加。

天气降温,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寒冷、高温及气温骤变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温度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增加1.6%,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低温对于冠心病死亡率影响最为明显。
![]()
预防降温季心脑血管病,务必这样做!
在心内科医生圈内有句口头禅:
“冬季是心肌梗死高发的魔鬼季节”
这是因为,寒冷天气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最近冷空气一波接一波,气温持续降低,而气温骤降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梗、脑出血)的高发期。
即使是多为年轻人的高校校园里,在持续降温寒潮中,各位师生也要注意保护好身体里最重要的“发动机”和“司令部”——心脏和大脑!
1
保暖防护:守住 “温度” 防线
![]()
01
重点保暖部位:头部、颈部、手部、脚部,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穿厚底鞋,避免血管直接受冷刺激。
02
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内温度保持在 18-22℃,外出时提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户外,减少血管 “骤冷骤热” 的刺激
03
洗澡水温适中:水温控制在 38-40℃,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刺激皮肤血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5 分钟)。
2
饮食与生活:稳住 “血管” 健康
![]()
01
低盐低脂低糖:减少腌制食品、肥肉、油炸食品、甜点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菠菜)、水果(如苹果、蓝莓)和优质蛋白(如鱼、豆制品)
02
足量饮水:每天喝 1500-2000ml 温水,避免饮用冰水或过量酒精,稀释血液、促进循环。
03
适度运动:选择晴朗温暖的时段(如上午 10 点后、下午 3 点前),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次 30 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
04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 7-8 小时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骤升)。
1
慢病管理:盯紧 “指标” 不放松
![]()
01
按时服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切勿擅自停药、减药,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若指标波动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02
定期复查:每年进行 1-2 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糖、血脂、血压和心电图等项目,提前发现潜在风险。
![]()
关键提醒
胸痛发作
必须 “快速就医”+“科学急救”
心脑血管病的黄金救治时间极短(如心肌梗死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 2 小时内),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同时开展科学急救,为生命争取时间:
01
先识别危险症状,不遗漏 “隐性信号”
1
胸闷 / 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紧缩样、刀割样疼痛,持续≥15 分钟不缓解,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颈部、下颌部。
2
伴随症状: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意识模糊等
3
特殊情况:部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明显胸痛,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乏力、意识淡漠,也需警惕。
![]()
注意事项
拨打 120 时,清晰告知地址(如 “XX 小区 X 号楼 X 单元 X 室”)、患者症状(如 “突发胸痛 10 分钟,伴大汗、呼吸困难”)及既往病史(如 “有高血压、冠心病”),保持电话畅通,方便急救人员沟通。
若需自行前往医院(仅适用于症状轻微、意识清醒且无救护车延误情况),需有人陪同,避免患者独自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途中保持平稳车速,避免颠簸。
02
急救操作分步骤,正确应对不慌乱
![]()
心肺复苏及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指南
![]()
注意事项
一旦遇到胸闷(呼吸不如平时顺畅,有憋闷感,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如果10-15分钟没有缓解,第一时间拨打120,并告知120送去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
![]()
![]()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祝愿所有华工人能量满满,健康平安!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校医院
文字:刘芬芬
摄影:戴心怡
封面:即梦AI生成
微信编辑:黄明华
初审:冀早早
复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