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了高中和中专学生互转的实施办法,互转原则是自主自愿双向流动,学分互认。中专如果转高中,有两次机会,可以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和第二学期的期末;高中转中专有三次机会,分别是高一的第一学期期末、第二学期期末和高二的第一学期期末。如此就差不多改变了不少学生的中考定终身的遗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我的答案还是要淡定地看。因为教育本身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大家可以先想一下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今考高中,考大学的执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的时间节点就是在199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的之前,社会上最值得追捧的学历是什么?答案是中专学历,中专学历在那个时候为何会被追捧?因为中专一毕业就可以直接分配工作。所以那个时候,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有资格上中专。但是1990年代末之后,中专不再分配工作,然后中专教育就逐渐走向衰落,但是也几乎是同时,大学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大规模扩招。于是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27年时间,国内考高中考大学的观念开始逐渐的深入人心。于是乎中考和高考就成为了我们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的教育方向和正途。大家的这个考高中上大学的执念一旦被培养起来,就不容易改变了。但是我们在最近20多年的大学一直在扩招之中,先不说上的大学好还是差,如今差不多能有一个高考分数都可以上大学了,但是中考的五五分流的机制一直都保存了下来。所以如今很多学生和家长们最为焦虑的已经不是高考了,而是中考。所以就有了很多家长们不管怎么样,都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上高中的想法。
![]()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于是在最近几年就有全面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民间呼声。这呼声在眼下几年会不会成为现实?现在不好预测。但是如今有了山东那边在高中和中专之间的学习互转试点,也算是一种摸索和试点吧。这确实是一个积极的现象。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于是在最近几年就有全面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民间呼声。这呼声在眼下几年会不会成为现实?现在不好预测。但是如今有了山东那边在高中和中专之间的学习互转试点,也算是一种摸索和试点吧。这确实是一个积极的现象。
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和学生,也应该明白另外两个道理,第一个就是并不是说考上高中之后才能够有考大学的资格,上中专也能够考大学。另外一个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国内的教育体制最终还是要为经济发展和个人就业服务。我们具体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直尘封在旧有的观念里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个人职业发展和国家教育理念方向的双向奔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