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入秋,菜市场里总能看到一种毛茸茸、圆滚滚的食材被围得水泄不通,老头老太太、小年轻、主妇全都拎着袋子排队。没错,说的就是芋头。
![]()
这东西看起来其貌不扬,可真上了桌,蒸、煮、炖、炒都香得很,有人更是号称“芋头控”,连宵夜都要来上一份芋泥球。
但最近有医生指出,芋头虽然好吃,也不能乱吃。尤其是常吃的人,真得留点神,别一边喊养生,一边把自己整出问题。
![]()
芋头不是点心,是实打实的主食
很多人都把芋头当成一道配菜或者点心,其实这就是大错特错了。芋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它跟米饭、红薯一个级别,根本不是用来“顺便吃两口”的零嘴。
![]()
尤其是糖尿病人,常在饭后加点“芋泥糕”或者“芋头奶茶”,那是真的在给血糖添堵。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来看,每百克芋头提供的能量约为102千卡,比同等重量的土豆还要高出一截。
平时已经吃了主食的人,再来几口芋头,就相当于多吃了一碗米饭,不胖才怪。
做法决定健康,别让糖油毁了“养生”
不少人说“芋头养生”,但怎么个养生法也很有讲究。煎炸芋头糕、糖水芋头球、拔丝芋头这些热量炸弹,吃下去不长痘都算皮肤争气。
![]()
如果真想吃得健康点,那必须得少油、少糖。比如蒸芋头拌点酱油醋、用芋头炖瘦肉汤,这类低脂低糖的做法才能靠点边。
很多健身的人喜欢用芋头当代餐,其实也是有依据的,芋头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还挺丰富,能帮着肠道动一动,但前提是别一锅下肚。太多反而容易导致肠胃胀气,跟便秘一样不舒服。
![]()
生芋头处理要小心,防止过敏和刺激
说到做芋头,还有个事老被人忽略。芋头在生的时候有点小脾气。那一层细细的绒毛其实是草酸钙晶体,接触到皮肤容易刺激,引起瘙痒甚至过敏反应。
很多人削芋头削到手痒难耐,忍不住抓破皮。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红斑或者起疹子。所以建议处理芋头的时候最好戴上手套,尽量减少皮肤直接接触。
![]()
如果已经被“扎手”了,记得马上用醋水洗洗手,草酸钙在酸性环境下能被中和。别傻乎乎挠一下午,还以为是上火了。
特殊人群要慎吃,肾病和结石体质别轻忽
还有一类人吃芋头更得小心,那就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芋头里的钾含量不低,每百克大概有400毫克左右,对普通人来说这能调节电解质平衡,但对肾病人来说就不友好了。
肾脏一旦排钾功能下降,体内钾离子堆积,就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严重的甚至影响心脏功能。除了肾功能差的人,一些容易结石的体质也要注意。
![]()
芋头里草酸含量也不算低,摄入过多会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像那些有过肾结石或胆结石病史的人,吃前最好先问问医生。
肠胃功能弱?别一口气吃太多芋头
而胃肠功能比较脆弱的朋友,也不适合一下子吃太多芋头。芋头虽然口感绵软,但其实它的纤维结构比起精米白面粗糙得多,肠道动力差的人吃多了会感到胀气、消化不良。
![]()
有些人还会肚子咕咕响一整晚,睡都睡不好。再加上芋头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黏性多糖,这些在消化过程中容易形成气体,尤其是肠道菌群紊乱的人更容易出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好量,一顿别吃太多,慢慢来,别贪一时嘴快。
而今一说到“养生”就容易被带偏,很多人觉得吃芋头就跟吃枸杞一样,是个万能解药。可真要追求健康,不能光靠吃个食材来解决所有问题。
![]()
芋头能吃,但得知道怎么吃、谁能吃、吃多少合适。身边不少中老年人吃芋头吃出了高血糖,也有年轻人为了控糖吃芋头代替米饭,却不小心营养摄入不足搞得人虚脱。
正确吃法才是真养生,不是盲目跟风
不同人群、不同身体状况,对芋头的接受度和反应都不一样,别盲目追风,照着网红食谱一顿猛干。
在饮食上,控制才是关键,吃芋头也不例外。每百克芋头能提供2.5克左右的膳食纤维,远高于同等重量的大米,对于改善便秘确实有帮助。但是吃多了就容易胀气腹胀。
![]()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建议,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应为25到30克,如果单靠芋头补,那得吃一大盆,实际操作根本不现实。
更合理的做法是把芋头当作粗杂粮的一部分,与红薯、燕麦、玉米搭配食用,才能既兼顾口感,又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
也有研究显示,芋头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黄酮类,这些成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缓解慢性炎症有一定积极作用。
2021年《营养学杂志》上就有论文指出,芋头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小鼠体内的炎症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抗炎潜力。
不过这类效果更多出现在提取物或者高浓度的实验条件下,平时吃个芋头炖肉啥的想指望治病,就有点离谱了。把芋头看成是营养来源的一环,而不是神药,可能更现实点。
![]()
说到底,不管是为了“养生”还是“馋嘴”,芋头都不是不能吃,只要掌握分寸,照顾到个体差异,其实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它不像精制淀粉那样空热量,也不像某些网红食材那样虚得很。吃得对,吃得巧,就能把它的优势发挥出来。
![]()
尤其在秋冬季节,热乎乎的一碗芋头排骨汤,既暖胃又满足,关键是别乱加糖乱炸,多想想身体消化得了不。身体不是测试机,经不起什么都往里试。
总归一句话,芋头好吃,也别贪多。尤其那些平常吃饭本就不节制的人,再加个芋头,等于火上浇油。医生的提醒不是吓唬人,而是让大家多点意识,少点麻烦。
愿每一个喜欢芋头的人都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不因一时嘴馋而后悔。
参考文献: [1]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M]. 杨月欣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2.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营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肾病患者膳食管理的关键营养要素分析[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5):345-350. [4]芋头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3):178-183. [5]膳食钾与肾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22-2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