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过后
我市各大菜市场迎来一年中最具“烟火气”的季节
各种冬日美食轮番上阵
烤红薯、烤板栗等“过冬神器”被争相购买;“萝卜、莲藕等根茎类蔬菜稳居“C位”;天麻、当归等药膳食材悄然走红,成为养生人群的“心头好”;而火锅底料摊位前,麻辣鲜香的气息更让市民感受到“围炉煮冬”的融融暖意。
![]()
在东华新迎农贸市场,众多暖呼呼的美食成了昆明人冬天最治愈的打开方式。在这里,每一样美食都裹着市井温度,咬一口,就能把冬天的凉意全赶跑。
![]()
图源:昆明文旅
刚进市场,恰逢包子铺掀开蒸笼,热雾裹挟着浓郁的香气漫出来,那股子鲜活的烟火气,让人挪不开脚步!鲜肉包的褶子捏得紧实,咬开瞬间肉汁顺着指缝流,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松口。
![]()
炒板栗的铁砂 “哗啦” 作响,摊主翻铲的动作不停,栗子壳渐渐烤得油亮,裂开一道诱人的小口。刚装袋的板栗还带着烫手的温度,趁热剥壳,粉糯的果仁裹着焦香,甜丝丝的暖意从舌尖直抵胃里。
![]()
遇上蒸得软烂的红心红薯更要多买两个,轻轻一捏就流心,甜得像蜜,连手指上沾的薯泥都要舔干净。
![]()
热乎的豆面汤圆裹着金黄的豆粉,咬下时外皮软糯有嚼劲,香甜的内馅缓缓流入口中,豆粉的醇厚与汤圆的甜润交织,每一口都是冬日里的小满足。
![]()
卤味区是肉食爱好者的天堂!玻璃柜里的卤鸡泛着油亮的酱色,鸡皮Q弹,肉质紧实,连骨头缝里都浸满了卤香。斩块、淋卤汁,老板处理卤味时手法娴熟至极,打包时还会多送一小袋秘制辣椒面,不管是当下酒菜还是拌米饭,都能让人多吃两碗。
![]()
还有切成小块的乳饼,裹着蛋液煎得金黄,外皮酥脆,内里奶香浓郁,不管是当零食还是配菜,都能给冬日添份醇厚的滋味。
![]()
除了现成的美食
各种过冬食材也广受青睐
上午时分,篆新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萝卜、红薯、芋头等根茎类蔬菜占据了摊位显眼位置。莲藕摊位前同样热闹,藕节粗壮、孔洞清晰的莲藕被码放成小山。红薯、芋头等食材也因烤制、蒸煮的多样吃法,成为冬季热销的“明星产品”。
![]()
![]()
商户:“5元/公斤萝卜。”
![]()
商户:“6元/公斤红薯,6元/公斤建水的红薯,藕13元/公斤。”
![]()
市民:“像这两天萝卜、山药都吃的。”
![]()
市民:“买土豆、红薯。山药买得少,就(买)一些青菜。”
![]()
除了根茎蔬菜,冬季药膳食材一上市就成了菜市场里的焦点。在部分专营中药材的摊位,天麻、当归、党参等药材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供市民选购。其中,天麻因具有平肝息风、祛风通络的功效,成为冬季养生人群的“心头好”。
![]()
![]()
商户:“冬天养生的可以选党参、当归, 养生的。”
![]()
商户:“昭通天麻小草坝的,可以炖鸡、炖排骨、煮火锅都可以,也可以炒着吃,价格也便宜,80元/公斤。”
![]()
火锅底料摊位也成了菜市场的“人气担当”,摊主将不同口味的底料分袋展示,方便市民按需选购,除了传统麻辣口味,菌汤、番茄等清淡底料也受到市民青睐。
![]()
商户:“乌鸡炖汤料,还有排骨蹄花这些(火锅底料受欢迎)。”
![]()
“冬”意渐浓,菜市场里却暖意融融。摊主们将蔬菜、水果摆放得整齐鲜艳,市民们穿梭在摊位间,挑选着心仪的食材,谈笑声与讨价还价声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
这个冬天
不妨走进昆明的菜市场
感受这份热闹的烟火气
让味蕾与身心一同温暖起来
![]()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微观盘龙
记者:赵玥 摄像:陈宇明
编辑:闭瑞怡(实习)、张缪芸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