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就是小雪了,作为二十四节气里冬季的“正式开场信号”,可不是随便飘几片雪花那么简单。
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说白了就是“顺时而动”,
咱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记住“3不露、3不做、3不吃”,
整个冬天都能精气神十足,穿得比别人少还不挨冻,家人也能一直保持好状态。
先聊聊“3不露”,这可是小雪保暖的“保命准则”,
![]()
尤其年轻人别仗着身体好瞎逞强。
第一不露脚踝,咱的脚踝号称“人体第二心脏”,皮下脂肪薄得可怜,血管还特别密集,冬天露着脚踝,寒风跟扎针似的往身体里钻,浑身都得跟着发凉。那些爱穿小裙子、配船袜的姐妹,听我一句劝,要么换成长袜,要么套个护膝,别等脚凉到发麻才后悔。
第二不露腰腹,不管是男生穿露脐卫衣,还是女生爱美穿短款外套,腰腹这块都不能含糊。肾和肠胃都在腰腹位置,它们俩最畏寒,一受凉就容易没精神、吃不下饭,穿件带腰带的外套或者加个马甲,暖乎乎的多舒服。
第三不露后颈,后颈有个“风府穴”,是寒气最喜欢钻的“空子”,出门不戴围巾,冷风一吹,浑身都打哆嗦。我见过不少人冬天头疼脑热(哦不,是没精神),追根溯源就是后颈没护住,一条薄围巾就能解决的事,千万别偷懒。
![]()
再说说“3不做”,这些事看着不起眼,实则特别耗损能量,小雪后可千万别再做了。
第一不熬夜,小雪后昼短夜长,老天爷都在提醒咱“该歇着了”。
晚上11点后还抱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就是跟身体的阳气对着干。
阳气是咱冬天的“小火炉”,熬夜相当于把火炉的柴火抽走,第二天准保昏昏沉沉,手脚冰凉。咱就按老规矩来,晚上10点半上床,早上7点后再起床,睡够8小时,比喝多少补汤都管用。
第二不久坐,现在人上班坐办公室、下班瘫沙发,一天下来屁股都不挪窝。
小雪后气血循环本来就慢,久坐会让气血淤在一块,越坐越冷、越坐越没劲儿。
我给大家支个招,每坐40分钟就起来活动3分钟,伸个懒腰、踢踢腿,或者去倒杯水,让气血动起来,浑身都暖和。
第三不盲目进补,一到冬天就有人炖大肥肉、灌人参酒,觉得“补得越多越好”。
其实小雪进补讲究“温和”,补过头了反而给肠胃添负担,就跟给小马拉大车似的,越补越累。咱就吃点羊肉、牛肉这种温和的,搭配点山药、萝卜,循序渐进才靠谱。
![]()
重点来了,“3不吃”,吃对了是养生,吃错了可就白忙活了。
第一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冰饮料、生鱼片、凉拌菜这些就别碰了。
冬天脾胃跟“懒虫”似的,消化功能减弱,生冷食物一进肚子,相当于给脾胃泼冷水,不仅没营养,还容易让人没胃口。
实在想吃水果,就用温水泡一泡,或者蒸个苹果、梨,又甜又暖,多舒服。
第二不吃反季寒凉菜,小雪后地里的当季菜不少,白菜、萝卜、菠菜多新鲜,可别再吃茄子、苦瓜这些反季菜了。
老话说“秋败茄子似毒药”,冬天的茄子大多是大棚种的,不仅没味道,还性寒,苦瓜更是夏天的菜,冬天吃只会加重体内寒气,不如换成当季的根茎菜,营养又应景。
第三不吃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油炸食品、麻辣火锅看着过瘾,吃多了可就麻烦了。油腻的食物不好消化,容易让人犯困;
辛辣的食物会耗损津液,冬天本就干燥,吃多了口干舌燥、皮肤紧绷。咱冬天吃饭就讲究“清淡温补”,炖个羊肉萝卜汤、炒个白菜豆腐,既暖身又好消化,多地道。
![]()
可能有人会问,小雪养生就这么简单?还真就这么简单。老祖宗的智慧从来都不复杂,都是从生活里总结出来的。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就是彩虹躲起来了,天地间的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万物都开始“藏起来”过冬。
![]()
人也得跟着自然规律走,保暖、少折腾、吃对饭,就是最好的养生。
我活了四十多年,每年小雪后都照着这“三不露、三不做、三不吃”来,从来都是精力满满,冬天很少觉得冷,也不用刻意躲在屋里“猫冬”。
其实养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把这些小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不用花大钱、不用费大力,自然而然就能保持好状态。
![]()
明天就是小雪了,把这些小技巧告诉家人,一起调整生活习惯。
出门记得戴围巾、穿厚袜,别熬夜、别久坐,多吃点当季的温补食物。
顺应时节过日子,家人都能能量满满,整个冬天都暖乎乎的,干啥都有劲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