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10月,吉利汽车纵身一跃,单月销量突破30万辆,以环比14.2%,同比36.8%的双增长表现,创下历史新高。
事实上,今年前10个月,吉利汽车一直处在高销量、高增长的模式中。
不仅销量位列第二,更以56.2%增速领先TOP10同行40-60个百分点,高于大盘48个百分点,成为同期国内销量增速最快的车企。
![]()
截至10月底,吉利汽车已完成年度300万辆销售目标的83%。
按照目前的销售节奏,在剩余两个月内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几无悬念。
然而,当高位增长成为习惯,我们对吉利汽车认知的要求也会无形中提高。
好在吉利汽车没有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吉利汽车——均衡,高质量发展的均衡。
01
今年1-10月,吉利汽车交付新车214万辆。
其中,传统燃油汽车销量为88.4万辆,占比41.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占比58.7%。
事实上,2024年,吉利汽车燃油与新能源之间的销量比还大致为1比1。
而今年,随着新能源在大盘中占比的提升,吉利汽车的节奏完全做到了与大盘变化的节奏同频。
![]()
吉利汽车近乎手术刀似的,精准控制了各条技术路线的进程,足以表明,它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在实战中,体现为技术路线发展最均衡的车企,没有之一。
这为后续发展留足了空间。
2025年10月,电动车辆首次被从中国五年规划的战略产业名单中移除的消息已经让业界为之震动。
因为,这意味着持续了十多年的新能源汽车巨额补贴时代即将正式落幕。
与之同时,受国家部委委托、2000余位专家联合编制,历时18个月研究的顶层设计文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发布。
其中特别明确:未来15年,从政策层面,不可能有强行推行单一技术路线的制度出现。
这就意味着,一旦新能源不再受到政策的荫蔽,全面市场化之后,唯有如吉利汽车如此市场表现,可以以最平稳的姿态应对变化,可谓“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而技术路线的全面性,让吉利汽车的获益从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市场。
02
不得不承认,吉利汽车是全球市场布局最均衡的车企之一。
核心表现为多个维度。
其一,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无单一依赖。截至今年年底,吉利汽车将建成海外网点超1100家,覆盖欧洲、亚太、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等多地区。
10月,吉利汽车实现海外出口销量41568辆,同比增长23%。今年前10月,吉利汽车海外累计销量超33万辆。
![]()
其二,吉利特有的生态共赢模式更灵活、高效。
比如,吉利汽车收购宝腾汽车进入东南亚,与雷诺合资开拓韩国、巴西市场。同时向雷诺提供SEA架构、GEA平台等核心技术。特别是与雷诺的合作,加速了吉利的全球化进程。
![]()
11月19日,在吉利与雷诺集团宣布成立雷诺吉利巴西公司后,双方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巴西埃尔顿・塞纳(参数丨图片)工业园区举行。
该公司将投资约51亿元人民币,推动新能源技术平台及车型在巴西落地。
与“海外重资产引领模式”相比,吉利生态共赢模式优势多多。比如,它能更快速地切入市场,同时还能有效进行风险控制。再比如它能真正实现资源互补与系统等。
不走寻常路的背后,其实是吉利汽车寄望快速切入本地市场,规避贸易壁垒,并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的质变。
其三,完成了本土化程度的战略升级。当其它车企还在谈供应链本土化、全产业链输出时。
2025年,吉利汽车已构建了覆盖全球的“五大设计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五大能源技术形式,以及五大AI智能生态圈”的全球化战略体系。
正是因为如此,吉利汽车应该是中国唯一做到“一国一策”精细化运营的车企。
![]()
在英国,吉利利用其早年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LEVC)打下的基础,从公共服务领域切入,逐步向私人消费市场扩张;
在欧洲,则计划未来五年推出15款新车型,全面覆盖豪华、高端和主流市场;
在马来西亚,吉利围绕宝腾实施涵盖人才、渠道、供应链等七大要素的“北斗七星”战略。
显然,在吉利汽车看来,多出口产品固然是好事,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将自身融入到全球汽车研发、制造,甚至是当地主流文化的血脉中,才是建成全球百年车企更重要的一步。
03
事实上,行文至此,吉利汽车均衡态势的逻辑已经逐渐清晰。
从技术路线的全面性,让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稳中求胜;
以国内市场的稳中求胜为起点,跨越山海,完成了全球市场富有个性化的均衡布局;
从全球化的均衡布局,看到了建成百年车企的雏形。
这就如同放风筝,风筝飞得越高,越应该低下头,关注到攥在手里的线头是不是稳稳的。
![]()
对于吉利汽车而言,“稳稳地攥在手里的线头”就是当下三大品牌的齐头并进,即,市场覆盖体系的均衡发展。
众所周知,经历了2024年的战略调整之后,吉利汽车旗下主打吉利、领克、极氪三大品牌。
分别来看。
以银河系列为核心的吉利品牌,是销量和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绝对主力。
银河系列仅用10个月就达成百万年销,这不仅使其成为吉利体系内最快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品牌,也刷新了行业纪录。
然而,看吉利品牌,不能只看一路高歌的吉利银河。
燃油车系列,10月,吉利中国星销量118021辆,今年前10月累销突破102万辆。
其中,中国星•高端系列(含星瑞、星瑞L、星越L)销量33958辆,前10月销量超36万辆。
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领克10月销量40213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22%。
其中,领克新能源车型销量28983辆,占比72.1%。今年前10月,领克累计销量突破28万辆,同比增长24%。
![]()
值得一提的是,10月,旗舰大六座SUV领克 900销量超7000辆,上市6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稳居高端全尺寸混动SUV市场前三。
全球豪华科技品牌极氪10月交付量21423辆,环比增长17%;今年前10月共交付16.5万辆。
此外,进入四季度,极氪品牌多款经典产品迎来更新:
10月11日,焕新极氪001上市,全系标配900V架构,上市后锁单量迅速突破1万辆;
10月28日,焕新极氪7X上市,全系搭载900V的电机、电控和热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其市场竞争力。
所以,这三大品牌之所以能称为“齐头并进”,原因就非常明了。
其一,三大品牌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而非内部竞争。
从而完成了从大众化(吉利银河/中国星)→ 高端(领克)→ 豪华(极氪) 的无缝衔接品牌梯队建设,精准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
其二,技术共享与差异化应用都各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吉利控股集团强大的技术底座(SEA浩瀚架构、GEA架构等)为三大品牌提供了支撑。
各品牌再根据自身定位,对技术进行差异化应用和包装,实现了研发投入的最大化和产品体验的多样化。
![]()
其三,中高端车型/高价值品牌销量占比提升,产品销量结构的均衡成为了市场覆盖体系均衡发展的最佳注脚。
在前10个月的销量中,吉利中高端车型+领克品牌+极氪品牌的销量占比接近40%。
这同样是一个“破纪录”的表现。
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财报上亮眼的数据,更体现在三大品牌基于战略层面,足以相互支撑,产生协同效应,构建均衡态势的互补能力,最终全面构成吉利汽车在面对行业激烈竞争时最深的“护城河”。
而“护城河”的价值不可低估。
更具体地表现为,吉利汽车既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占据头部地位,又能在全球范围内多点开花;
既拥有服务各消费阶层的品牌矩阵,又具备了向国际老牌车企输出核心技术的实力;
既能拥抱新能源浪潮,又能以灵活务实的策略深耕全球本地化运营。
![]()
可以肯定地说,整个2025年,乃至后续三到五年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吉利汽车都会呈现出超越同行的均衡性,这将成为惯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