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11月中旬,在各大车企还在为完成年度目标苦战时,作为新势力的优等生,零跑汽车提前交上了今天的满分答卷:提前46天完成了年初定下的50万辆销量目标,三季度净利润1.5亿元,实现连续季度盈利。
![]()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显得尤为珍贵。
更为重要的是,零跑第三季度毛利率攀升至14.5%,在维持研发高投入的同时,实现了规模与盈利的平衡。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资金达339.2亿元,为冲击更高目标储备了充足弹药。
投资者信心也因此受到提振。招银国际、国金证券分析师均维持“买入”评级,其中华兴证券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格定为71.80港元。
从盈利平衡到利润增长的跨越
“杰尼亚和优衣库谁赚钱?”在今年D19首秀后的媒体沟通会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用这个生动的比喻,阐释了零跑的商业模式选择。“做高端品牌毛利高,但运营成本也高,销量有限。零跑坚持做大众化产品,不追求超高毛利,而是依靠规模效应。”
![]()
这一低调而稳健的商业模式选择正在财报上体现出成效。
今年上半年,零跑刚刚越过盈亏平衡点,三季度便实现了1.5亿元的净利润。随着销量规模持续扩大,研发投入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朱江明算了一笔账:“随着销量进一步大规模增长,研发成本增长速度会低于毛利额的增长速度。随着零跑规模越来越大,我相信未来的盈利能力一定是可期望的。”
规模化与自研能力的结合,为零跑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以市场最为期待的D19为例,曹力在上述访谈中也表示:“我们可以把最顶级的配置和技术用在D平台上,并很好地控制成本。供应商看到我们的技术实力和发展空间,愿意以战略合作方式提供最优价格。”
![]()
渠道扩张也在加速规模效应的形成。零跑计划在今年年底突破1000家销售门店,覆盖更多四五线城市。同时,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2025年1-9月,零跑累计出口37772辆,其中第三季度出口17397辆,以出口量第一的姿态领跑新势力出海赛道。9月份,零跑产品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细分市场表现突出,位列中国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9月8日,B10车型在慕尼黑国际车展正式亮相并启动欧洲市场交付;10月,超过1000名欧洲用户下单了零跑B10。
![]()
11月17日晚间,零跑汽车副总裁李腾飞在Q3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公司11月份海外订单会超过15000辆,10月份的海外销量订单已经来到了12000辆。2026年的海外销量目标在10万~15万辆区间。马来西亚和欧洲本地化项目将先后落地,分别导入C10和B系列车型,进一步扩大全球业务规模。
全域自研构筑成本护城河
“我们所有历史交付车辆的电驱系统不良率非常低,去年可以统计到个位数。”朱江明向媒体透露的这一数据,揭示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核心竞争力。
电驱系统个位数的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是零跑始终坚持的全域自研战略的一个缩影。实际上,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研发投入12.1亿元,同比增长55.4%,增幅显著高于营收增长,正是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的最佳体现。
![]()
朱江明用具体案例说明了技术创新如何转化为成本优势:“我们跟采埃孚联合开发的电驱和发电机一体化系统,一个电机充当两个功能,这些创新实现了数十公斤的减重,同时省去了一个电驱及其控制器,单系统降低成本数千元。”
双矢量电驱技术是零跑的又一创新成果。“我们用一个控制器控制两个电驱,实现极小的外线高度和体积,同时B系列电驱的定转子是共享的,成本结构做到最优。”朱江明表示,这种技术创新在D系列车型上将得到广泛应用。
零跑的自研战略有着清晰的边界思维。在底盘控制等传统优势领域,公司选择与博世、采埃孚等顶级供应商合作;而在能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领域,则坚持自研自制。
“自研自制的前提是我自产零部件的故障率一定要低于供应商。”朱江明强调。今年,零跑成功实现了空调压缩机和座椅等核心部件的自研量产,其中压缩机不良率远低于原供应商,座椅月产量已达2-3万台规模。
技术普惠下的市场全覆盖
在浦东美术馆首秀的D19,被视为零跑品牌向上的标志性产品。
![]()
D系列的推出彰显了零跑技术集成的最高水平,也将是零跑汽车售价最高的车型。曹力表示,D系列选择在当前时点发布,是基于对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实力的自信,同时也看到了该级别车型的巨大市场需求。
曹力强调:“我们不会只有D系列才用顶级配置,在B和C系列上,同样采用同级别最高水平的技术和材料,与一线合作伙伴共同打造。”
“零跑还是零跑,D系列是高端产品,但不是豪华品牌。”朱江明当时就明确阐述了新品定位,“产品很豪华,价格不豪华,这是零跑一贯的理念。”
李腾飞在业绩会上也表示,D19的毛利率会根据竞争态势及销量水平,维持在15%至20%。
![]()
随着2025广州车展的到来,基于全域自研的技术底座,零跑已构建覆盖6万-30万元市场的四大产品系列。B系列、C系列持续热销,新推出的D系列重塑30万级SUV价值标准,即将发布的A系列则将激光雷达、长续航等配置首次带入10万以内市场。
对于明年的产品规划,朱江明透露:“2026年是零跑产品大年,除了已发布的B系列、Lafa5、C系列外,还会推出D系列的2-3款产品,还有A系列的2款产品。”完善的产品矩阵为零跑冲击百万销量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
![]()
从技术自信到市场自信的跃迁
“技术创新、全域自研、高效敏捷、快速迭代”——这十六字方针,为零跑冲刺百万销量目标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
今年10月,零跑月销首度突破7万台大关,达70289台,同比增长84.11%,连续8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并成为首家跨越月销7万台的新势力公司。
![]()
再往前看,9月25日,零跑迎来了第100万台整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从第50万台到第100万台,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里程碑不仅记录了零跑规模化发展的超快速度,更标志着零跑体系能力迈向了全新高度。
作为掌门人,朱江明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清醒认知:“汽车行业是一个长期马拉松,谁能够跑到终点现在都不知道。”
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促使零跑选择了一条稳健但更具韧性的发展道路。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全球化战略为零跑的规模化目标提供了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三季度末,零跑国际已在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超700家销售服务网点,其中欧洲超650家,亚太市场超50家,南美市场超30家。
零跑国际在巴西已开设30家门店,并于11月4日正式发布C10与B10两款车型。11月21日,零跑国际将亮相圣保罗车展,标志着品牌正式进军南美市场。
![]()
2026年,零跑将加速推进全球本地化布局。李腾飞透露,马来西亚本地化项目将于上半年完成,并导入C10车型;欧洲本地化项目将于年底前落地。
新势力造车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新势力让这个传统行业变得五光十色。但对于朱江明来说,他的选择是大道极简:“零跑的策略很简单,我们就是集技术能力把产品做好,然后是一个比较良心的定价,不管怎么样,你的产品一定会好卖,用户一定能接受,这是我们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贯的策略。”
从50万到100万,零跑正在复制其独特的商业逻辑: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技术领先,借助创新优化成本结构,依托规模效应降低单車成本,最终以“好而不贵”的产品赢得市场,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
这条被零跑验证可行的路径,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可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零跑的实践或将成为“中国智造”的一个重要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