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没有制定相应法规,禁止安保公司仿制警用服装?
说一个事。好像大约是九一年,北方某市刚出现商品房小区,相关单位开会讨论,议题包括:小小面积 人口激增数倍 应如何有效治理社会基层 管控小区治安、是否成立新的街道办和警卫岗亭、新增编制人员数量与财政开支、若不增加人手 街道和警所的原有人力 能否应付新增工作量、如何管理得过来。。其中街道管理单位意见的声音很大。
最后决定成立物业“管理”的私人公司,不是“服务公司”,做为街道管理单位和警所的延伸,协助管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莫名其妙的公司或者单位,工作服都像警服,连肩章、臂徽、胸牌…等等都像警服。
最早的时候,有些地方就是一模一样,布料和厂家都一样,肩章都一样,只是臂徽上面的字,其中有一个字不一样,这是最早的时候 而且只是某些地方的情况。
两千年左右开始,一直都有“有一点社会地位/社会名声的人”提出这个话题,但一直都没有大的改变。不过在一〇年之后一两年吧,好像上面有提了一下:“不能一模一样”,然后保安的服装就变成:看起来一模一样,但用尺子量和“图片找茬”,会发现细微之处 略有不同。。
后面陆陆续续都有在管理保安的衣服,因为时不时有恶人拿保安服装 微改臂章上的那2个字 去做坏事,但基本都是各个地方的小小管治,管治效果给世人的感觉是看起来不明显,但一直都有管,今年这个地方管这个,明年那个都方管那个,管治保安衣服从那年开始,一直从未停过。
现在已经相差非常多了,处处都不同,不论是尺寸、位置、颜色、图案…全部都不一样,按“抄袭”的法律来看,“抄袭”的要点 处处都有去特意“避开”。。但结果呢,看起来还是“似曾相识”,是因为那些第三方安保公司 为了吓唬人,甚至保安公司的老板和管理层,潜意识把自己想像成警员,说白了 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 狐假虎威。。
而且从实际上来说,加强保安的威慑力,确实对社会治安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那种良人平民,在准备第一次犯罪和违法的时候,保安的出现,或者看到保安,确实能让他们想起法律。扼止了第一次犯罪。然后从法律上来说,如今很多保安服装,确定都避开了“抄袭”。两相考虑,也就这样默认了。
但是如今情况的这种弊端也出现了,看似相同,满大街都是,包括其他各个不是警局的局 以前不是这样的服装 也变成类似的服装,还有车辆年检的私人企业,协助运管的私人企业,再加上各种保安……反正是感觉到处都是这种“警服”,造成了真正的警服的威慑力下降,甚至给“无知的人”造成了完全没有威慑力的结果。好多年前已经频频出现了 敢打敢反抗警员的事件,很多,虽然结果都被认定为反抗警署 给予惩罚,但很些事件(不是什么大事啦,治安事 民事)我那时看视频中那些人的表情、语气、眼神,我真的相信那些人 当时他真的以为警员不是警员,警说自己是警,他们也以为又是瞎编骗人、狐假虎威 ,根本没有警员的概念,也不懂区别,不会看臂章,也相信有些其他单位“敢”把臂章贴上那两个字。,因为似乎从来没见过 没接触过警员,没见着…没见着…,又兼满街“假警服”,脑中就丧失了“警员”这个概念。
过程嘛,反正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