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四五”时期厦门平安建设成绩单,看这里!

0
分享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全面展示厦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主要成效、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0月21日起举办“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日,“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举行,主题为:“十四五”时期厦门平安建设成就。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林晓东

市中级法院副院长李志远

市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陈高润

市公安局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黄卫东

市司法局局长许俊强

市执法局局长陈挺华

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林晓东

介绍了“十四五”期间

平安厦门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过去这五年,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和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力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我市荣获全省平安建设考评“八连冠”,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五年来

我们打防并举

社会治安更加有序

全市政法机关扛牢主责,倾力构筑社会治安屏障,群众安全感率连年保持在99%以上,涌现出了“全国模范公安单位”莲前派出所等一大批政法战线先进典型。

一是依法惩治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群众好评率居全省前列;现行命案、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保持100%侦破,小案快侦率连年居全省第一。在惩治犯罪、维护正义的同时,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通过强化司法监督、检察监督,不断推动各领域权益保护和综合治理提档升级。

二是强力反诈防骗。创新精准反诈“厦门经验”,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实现电诈刑事警情连续五年下降,为群众守牢“钱袋子”、避免经济损失超20亿元。

三是擦亮禁毒品牌。全省率先完成禁毒地方立法,致力打造毒品预防教育、吸毒人员管理、毒品犯罪打击、制毒物品监管、毒情监测预警、禁毒责任落实“六全”体系,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全省排名第一,成功获评“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四是筑牢防控体系。坚持“科技引领+社会共治”,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与联管联控、群防群治深度融合,催生了基础管控中心、三级巡防模式、海防联管联控中心、标准化智能社矫中心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亮点品牌,彰显时代特征、厦门特色的智能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日臻完善,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图为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厦公宣 供图)

五年来

我们抓源治本

化纷止争更加有效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化解各类矛盾风险,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一是提升调解效能。出台《厦门市行政调解规定》,规范行政调解活动。成立全省首家商事调解协会,规范商事调解行业管理。全面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倾力打造“好厝边”在线诉前解纷平台、“睦邻微法庭”等治理品牌。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万余件、涉及金额41亿元,调委会平均调解案件数居全省第一。突出行政复议化解争议的主渠道作用,2024年全市两级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比2020年增加133.5%,案结事了率达85.5%。

二是推动多元共治。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市、区、镇(街)三级实体化运行全覆盖,中央政法委在厦召开全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推介我市经验做法。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创新“综治中心+信访工作”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群众诉求“最多投一次”,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连续4年达100%,高效化解了群众的一大批操心事、烦心事,信访总量连续2年下降。

三是创设近邻评理。在市、区、镇(街)、村(居)广泛设立“近邻信访评理室”,组建逾7000人的评理员队伍,在基层一线化解矛盾,实现末端治理向前端预防转变,累计评理各类矛盾纠纷6536件,打造了禾山街道、厦港街道沙坡尾信访评理室等一批示范点。


纠纷调解现场。(市司法局 供图)

五年来

我们心系群众

安全监管更加有力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织密织牢公共安全防护网。

一是紧盯道路交通安全,让群众出行更安心。扎实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建立健全亡人事故深度调查、敏感交通警情复盘等防控机制,有效提升交通组织、路面执法的针对性和隐患治理、源头管理的实效性,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九连降”。

二是优化大型活动安保,让群众体验更顺心。我们坚持统筹安全与便利,以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护航每一场大型活动的顺利举办,全力做到只“添彩”、不“添堵”,最大限度降低对群众日常出行的影响。无论是成为厦门“烫金名片”的投洽会、海峡论坛、金鸡百花电影节和国际化体育赛事,还是每年数百场的大型演唱会,安全、精彩的背后,都有安保人员恪尽职守的身影,热情服务、温情守护群众安全观展、观演、观赛。

三是聚焦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吃得更放心。公安机关主动靠前,协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始终对制售假劣肉制品、假药劣药、食品非法添加等不法行为,保持重拳打击“零容忍”,及时铲除制假售假窝点、斩断非法利益链条,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在审查起诉涉嫌销售假肉制品等案件时,同步开展民事公益诉讼调查,让不法分子“不敢再犯”,有效震慑潜在犯罪。


厦门公安为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护航。(厦公宣 供图)

五年来

我们践行法治

服务发展更加有为

积极探索富有厦门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持续擦亮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让法治成为城市治理的核心支撑和坚实保障。近年来我市在全国100个城市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相继获评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一是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特区立法优势,坚持“立改废”一体推进,先后推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地方金融条例、数据条例等一批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的地方性法规,以高质量地方立法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驾护航。加强涉外涉台法治保障,设立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台仲裁中心,成立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加快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建设,集聚法务及泛法务机构超过900家。

二是全力推进规范化监管执法。在全国率先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规定,全市编制“四张清单”2395项,作出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的案件上万件、减免金额上亿元。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等创新监管方式,依托“闽执法”平台深化跨部门联合监管,让企业不再被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所扰。城管执法部门积极探索“摊规点”“适当跨店经营”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三是持续拓展便捷化法律服务。制定全国首部公共法律服务地方性法规,持续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开展“法律服务进千企惠万企”、村居法律顾问服务等活动,实现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同时在线,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海丝法务通”等服务平台还循着“丝路”走出国门,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服务。


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资料图/海丝中央法务区提供)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始终是我们不懈的坚守。回望“十四五”,厦门平安的故事里,有你有我共同努力的付出与成果;面向“十五五”,平安厦门的征途中,期待你我携手奋进的耕耘与收获。真诚感谢社会各界对平安厦门建设的关心、支持,衷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共同谱写平安厦门建设更加绚烂的新篇章。


会上

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有答案了

Q

请具体谈一谈检察机关是如何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积极参与平安厦门建设的?

A


市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陈高润:感谢您的提问。针对检察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2021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坚持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的工作路径,着力推动“治罪”向“治理”延伸,结合办案共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53件,被建议单位回复率、采纳率均为100%,其中5件入选了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事例。

一是全力守护社会安全人民安宁。以高质效办案为牵引,持续加大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犯罪惩治与治理力度,制发涉及反恐教育、寄递安全、道路交通等公共安全领域检察建议共46件。如市检察院针对办案发现的物流新业态寄递违禁品监管盲区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建章立制、完善监管,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事例。

二是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针对企业内部腐败治理、安全风险防控等问题制发涉企检察建议159件,推动企业完善机制,促进源头治理。如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中,开展深入调查、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该重点企业修订完善组织架构、事项流程、内控机制等安全生产制度9项;在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时,落实“治罪与治理并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某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对年创收超1亿元的核心技术保密机制,入选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十大案事例”。

三是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重视源头预防,针对扫黑除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8件,促进规范行业监管等工作。如,结合办理养老诈骗案件,制发建议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推动行政机关对169家商户开展专项检查、处罚90余万元,入选最高检惩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在加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特殊人群保护、社区综合治理等领域制发检察建议90件,促进保障民生福祉。如市检察院联合市中级法院发出全省首份市级检察、司法联合建议书,针对校园欺凌等问题,推动主管部门及相关专门学校完善70项管理制度,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获评全省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关于“强化检察监督”的重要要求,将检察履职融入“平安厦门”建设,规范和加强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努力以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理。

来源:厦门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厦门检察 incentive-icons
厦门检察
介绍厦门检察工作动态等信息
3907文章数 17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