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台上深耕三十年的区桂芝,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从教授《诗经》与昆曲到公开痛批课纲“去中国化”,她的声音一次次击打着台湾社会日益模糊的文化认同。
![]()
但真正引爆岛内舆论场的,并非她对教育现状的担忧,而是一场掷地有声的质问——她公开抨击国民党失去“党魂”,尖锐指出“反共”早已脱离现实,质问他们为何背离“中华”立场,成为一个在祖国崛起面前选择逃避与否定的政党。
她的演讲如同惊雷,在岛内激起震荡,也让她瞬间成为“绿营”打压的对象。
一个语文教师,缘何成为政治风暴中心?
![]()
宝岛杏坛传薪火,一位女师的文化坚守
在我国台湾省,有一位皓首穷经、守望文脉的语文教师,她的名字叫区桂芝。
她并非活跃于政坛的风云人物,也非商界的巨贾富豪,而是一位在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三尺讲台上耕耘了三十余载的普通教育工作者。
![]()
区桂芝老师的教育生涯,贯穿了台湾社会剧烈变动的几十年。
她见证了台湾经济腾飞,也目睹了岛内政治生态从“两蒋时代”到所谓“民主化”后的光怪陆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最关心的,始终是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根基。
在她看来,语言文字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承载一个民族历史记忆、哲学思想与审美情趣的舟楫。
![]()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民进党当局上台后,一股“去中国化”的阴风在台湾教育界愈刮愈烈。
2019年,民进党当局强行修订并通过了所谓的“108课纲”。这一新版课程纲要,以“多元”为名,行“割裂”之实。
![]()
它大幅删减文言文篇幅,将许多传承千年的经典古文,如顾炎武的《廉耻》,从教科书中移除。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拼凑的、缺乏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的所谓“本土”素材。
在历史教育上,更是颠覆了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史观,将我国历史切割为“东亚史”的一个片段,刻意淡化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历史事实。
![]()
面对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文化刨根行为,区桂芝老师感到痛心疾首。
她看到自己的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变得支离破碎,对民族历史的认知变得模糊不清。
他们可能知道日本动漫的角色,却不知道屈原、李白是谁;他们可能熟悉西方流行歌曲,却对昆曲、京剧一无所知。
![]()
于是,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女教师,选择站出来发声。她走向社会,面向公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她痛斥“108课纲”是“无耻的课纲”,直指其将台湾的基础教育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台独”课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斩断文化纽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天然独”的台湾人。
许多和她一样心怀忧虑的家长、学者和教育界同仁,纷纷聚集在她的周围,形成了一股反对“去中国化”教育逆流的强大力量。
![]()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区桂芝携手多位志同道合的文史学者,成立了“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
他们自筹资金,于2024年11月21日起,在人流密集的台北捷运站设置灯箱广告,并在台北市、新北市的多条公交车线路上刊登广告。广告内容直截了当——“废除‘108课纲’,守护中华文化”。
![]()
怒斥国民党失魂,质问“反共”为哪般
当区桂芝老师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台独”课纲和民进党当局时,她自然也审视着岛内的另一股主要政治力量——中国国民党。
在她看来,国民党作为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且理論上以“中国”为名的政党,理应在反对“去中国化”、捍卫中华文化的斗争中身先士卒,成为中流砥柱。
但现实情况却令她大失所望,进而演变为深深的憤怒与沉痛的斥责。
![]()
面对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刨根之举,国民党的反击显得软弱无力、投鼠忌器。
一些国民党政治人物,为了迎合所谓的“岛内主流民意”,或是出于对“亲美”路线的路径依赖,竟然也跟随民进党的论调起舞,言谈之间羞于提“中国”,羞于谈“统一”。
她无法理解,一个以“中国”为名的政党,怎么会对自己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感到隔阂甚至恐惧。
![]()
这种失望与愤慨,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达到了顶点。区桂芝老师发出了她对国民党的激烈质问与痛切教训。她的话语犹如利剑,直刺国民党当下的“党魂”危机。
她首先对国民党长期以来抱残守缺的“反共”立场提出了根本性质疑。
她大声质问:“国民党以前反共,那是认为国民党比共产党好。但事实证明,国民党不但是打仗打不過共产党,而且在治国理政当面,那也更是比共产党差了十万八千里!”
![]()
为了支撑这一论断,她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在过去,台湾凭借先发优势,曾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一度领先于尚在探索发展道路的祖国大陆。
那时候,国民党尚有自傲的资本。但时移世易,区桂芝老师以铁一般的事实说话:“大陆只是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让十几亿人脱了贫,而且还一下子就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发展领域也更是遥遥领先!”
![]()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将质问的矛头对准了仍在僵化地喊着“反共”口号的国民党:“那中国国民党和现在的台湾,却仍然还在反共,请问你们到底是要反什么?是反对人民脱贫?还是反对科技进步?”
她进一步毫不留情地指出台湾目前的窘境,无论是经济增长、基础建设还是科技创新,都已全面落后。
她用一句极具冲击力的话总结道:“难道我们台湾还有什么政绩比大陆强吗?我可以毫不客氣地说,比不过大陆的一个‘手指头’!”
![]()
在痛斥其“反共”逻辑的荒谬之后,区桂芝老师进一步深入到国民党的身份认同和历史责任层面。
她教训道:“中国国民党不是美国国民党,不是日本国民党!”这句话精准地击中了国民党内部“亲美派”和“亲日派”的要害。
![]()
她是在提醒那些迷失方向的国民党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不要沦为外部势力的附庸。
她强调,作为“中国”国民党,其天然的责任和道义,就是“把民众带回中华民族的道路,带回华夏文明的道路,带回中国人身份认同的道路!”
![]()
她对国民党高层发出了近乎命令式的呼吁:“所以中国国民党人,请先确认你们的党魂就是中国,坚持中华史观,坚持民族认同大义!……中国国民党应该要回应它的历史责任!”
在她看来,国民党的“党魂”只能是“中国”,是那个承载着五千年文明、拥有广袤疆域和十四亿人民的中国。
![]()
如果失去了这个灵魂,国民党就成了一具没有思想的政治行尸。
最后,她留下了一句沉重而决绝的警示:“如果丧失了党魂,就如同是一个人失去了灵魂,那么,这样的党就算是亡了党又如何!”
![]()
遭“绿营”围剿与打压,初心不改志更坚
区桂芝老师的仗义执言,尤其是她对两岸关系实事求是的看法以及对国民党“失魂”状态的痛斥,如同在岛内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
民进党当局及其侧翼网军(即所谓“绿营网军”),对区桂芝发动了铺天盖地的攻击。
在她接受大陆媒体采访,对赖清德将我国大陆妄称为“境外敌对势力”的说法提出理性质疑后,攻击达到了一个高峰。
网络上,各种谩骂、侮辱和人身攻击的言论如潮水般涌向她的社交媒体。
更卑劣的是,有人开始罗织罪名,向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恶意检举,声称她在课堂上进行“政治宣传”,向学生灌输“统战思想”。
![]()
2025年3月25日,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纸公文送到了“北一女中”校方,要求学校对区桂芝老师进行“处理”。
面对这种打压,区桂芝老师并未退缩。她严正驳斥,指出相关检举完全是恶意造谣和抹黑。
她澄清,自己主要教授高三下学期的课程,内容涵盖“黄帝”、“易经”、“诗经”以及“传统戏曲”等中华文化精髓,根本很少有机会谈及政治。
![]()
她强调,即便在课堂上有所涉及,她所强调的核心观点也仅仅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就是中华文化”这一基本常识。
为了不给校方增添困扰,她表示未来若接受采访,会选择在个人休假时间进行,但她捍卫言论自由和文化传承的立场丝毫没有动摇。
岛内许多有正义感的网友也纷纷发声,質疑“现在是绿色恐怖时代吗?”,对民进党当局的霸道行径表达了强烈不满。
![]()
“台独”势力的打压并未就此罢休。
2025年4月,区桂芝老师又一次遭到了检举。
事情的起因极为荒谬:她仅仅是在师生通讯软件的群组里,转发了一则由两岸民间机构共同举办的“2025年第2届‘共读一本好书’征文大赛”的通知。
这样一个纯粹的文化活动,在“台独”分子眼中也成了“统战”的工具。
台湾陆委会迅速介入,声称区桂芝的行为涉嫌违反所谓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3条之1”,并将案件移请教育主管部门查处。
![]()
面对这种欲加之罪,区桂芝老师感到既荒谬又可笑。
她愤怒地回击:“活动就是共读好书,书单也是中文学系的,这样要做什么‘统战’的文章?”
她痛批:“这更证明了民进党当局不会‘执政’,只会恐吓老百姓。”
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没有吓倒区桂芝,反而让她看得更清楚,斗志也更加昂扬。她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是任何政治伎俩都无法磨灭的。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守护,在传扬,薪火就不会断绝。
参考资料:选前最后一场蓝营党魁大辩论11日登场,区桂芝将犀利三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