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林焕新)11月14日至15日,第六届“路学”工作坊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举办。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传播学、公共政策及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百余位学者,展开跨学科对话。
“路学”研究着眼于从跨学科角度对道路修建、使用和影响进行综合研究。作为“路学”研究的倡导者,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学术)周永明主张,道路是物理世界与人互动的直接产物,承载和反映了自然、社会和历史复杂的互动关系,具有跨学科对话的包容性,理应吸引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本届工作坊特别邀请了众多青年学者参会,希望通过增强对青年学者的支持,为“路学”研究注入新活力。
本届工作坊共设立19个研讨专题,围绕道路与数字时代、媒介传播、文化建构、旅游、区域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路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扩大学术交流网络。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周大鸣、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薛熙明、云南大学教授朱凌飞作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勇斌、中山大学教授刘志扬、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彭文斌等专家担任分论坛主持人和评议人。
据悉,“路学”工作坊自2015年举办以来,持续推动多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道路研究,完善该领域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林焕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