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被裁员,房贷还剩17年,孩子刚上国际学校——这就是今天凌晨3点还在群里吐槽的“中产噩梦”。10月16日,北京望京某互联网公司一夜裁掉整条40+产品线,导火索只是一句“组织要年轻化”。
![]()
镜头里,被保安盯着收工牌的大哥,手里攥着刚拿半年的“卓越贡献奖”证书。
![]()
别再骗自己“中年危机还远”,它现在就蹲在门口抽烟,等着掐灭你最后一点现金流。
有人把裁员通知截图发进脉脉,评论区高赞只有四个字:内外归零。
头衔、股票、工牌色,瞬间作废。
可真正扎心的是,有人第二天就能靠副业接单,有人连简历都凑不出一页。
差距早就埋下——去年北大那份蓝皮书说得很白:会正念呼吸的中年人,抑郁风险直接砍半。
翻译成人话,就是提前给脑子装了减震器,摔下来不容易碎。
再看日本那帮50岁大叔,人家早不卷晋升,周末跑去“终活教室”学怎么删十年前的推特黑历史,把数字垃圾清完,睡觉都香。
国内也跟着卷新赛道,一个叫「心所」的中年心灵健身房刚拿到A轮,课表排到明年,单价不输私教。
别笑他们交智商税,人家买的不是课,是“万一被裁我还能喘口气”的保险。
最讽刺的是,公司楼下新贴的海报写着“拥抱变化”,旁边被裁员工在跳蚤群卖跑步机。
变化根本不用拥抱,它直接扇你耳光。
真想扛住,得先把脑子里“我=职位+年薪”这条公式删掉。
哈佛那帮医生跟踪了1.2万人,发现把目标改成“我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自洽”,老年痴呆都能少三成。
数字很冰冷,意思很简单:把方向盘从KPI挪到心跳,才不会一头撞上限速杆。
所以,别再问“被裁了怎么办”。
裁员不是黑天鹅,是灰犀牛,远看像石头,近看是高铁。
能救命的从来不是下一份工资,而是下班路上那十分钟关掉导航、听自己喘气的能力。
头衔会过期,心跳不会。
中年以后,真正的绩效只有一条:今晚能不能不失眠。
——“48岁,刚被裁,本来天都塌了。
结果回家路上把公司微信退了,耳机里放段冥想,突然想到闺女说周末想吃爸爸做的可乐鸡翅,一下就不慌了。
职位算个屁,老子还会做饭,饿不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