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有一些很明显的案例,主要都是出自顶尖学府、中上流985、211的学生。
从校园到职场,他们无疑是拼尽全力的一群人。
或许正是前半生太过用力,对自己有着极高的目标和要求,步入职场后,反而陷入了巨大的落差里。
他们现在的状态,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
有人进入互联网大厂,依旧延续着学生时代“卷生卷死”的节奏;有人顶着985光环,却入职了普通企业。
还有些人,过着闲到发霉的日子,想卷却没了动力,想闲又浑身不自在,活得矛盾又挣扎。
高中同学阿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他从小到大都是公认的“拼命三娘”,成绩从未掉出过年级前30。
高中毕业,他顺利考入北方一所985院校,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外企,这样的人生,曾是班上很多人羡慕的模样。
他跟我说,高中三年,他疯狂刷题,目标感清晰到极致。
每一次都想着把成绩再往上提一点、再稳一点,那种步步攀升的踏实感,让他很安心。
进入大学后,他依旧不敢松懈,疯狂刷绩点、卷比赛、写论文、拿奖学金,最后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毕业。
可没想到,步入职场后,他却突然没了力气。
就像一艘原本在蓝天翱翔的战斗机,突然变成了无依无靠的滑翔伞,轻飘飘的,没了任何前进的动力。
外企的工作规律又安稳,朝九晚五还双休,还有13薪,在外人看来,一切都好得无可挑剔。
但这份“美好”,却成了他的枷锁和痛苦。
他说,现在在单位里,想要进一步晋升,光靠自己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诸多外在因素加持。
哪怕你做出再多贡献,付出再多心血,也未必能换来晋升的机会。
所以他无比困惑,到底该在这“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继续沉沦,还是勇敢跳出去寻找新的可能?
我劝他,你有很强的学习天赋,只要想清楚,随时都能做出选择。
可他却无奈地说,身边所有人都不会支持他的决定。
大环境本就艰难,没人会理解他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工作。
职场如棋局,一个萝卜一个坑,他走了,下一份工作未必能有这样的待遇。
他说,自己做不了这个决定,只能一直等,等一个裁员的机会
前段时间,听说很多外资企业因经济下行纷纷在国内撤资,他有些期待着,那把“裁员大刀”能落到自己的企业。
人人都在人心惶惶地担心裁员,他却满心盼着这一天到来。
因为这对他而言,不是危机,而是解脱——他没法自己给自己松绑,只能寄希望于外界的力量,帮他跳出这两难的困境。
“努力好像突然失去了意义。”
学生时代,我们有着明确的目标,也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
无论结果好坏,都能得到清晰的反馈,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下一次该如何改进。
可职场从来不是这样,哪怕你拼尽全力,做得再好,市场的反馈也未必如你所愿,很多时候,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面前,显得渺小又无力。
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可惜,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换来对等的回报,职场的复杂,远比校园更让人迷茫。
我算不上那种特别优秀的学生,学生时代,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既没有拔尖的天赋,也不至于落后太多。
后来才发现,这种“不上不下”的处境,往往最让人痛苦。
我既做不到彻底放过自己,安心躺平享受生活,也没法像学霸那样全力以赴地内卷。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资深HR聊起自己的状态,我说自己看似很卷,实则很闲,活得特别矛盾。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在我看来,你的工作不饱和,本质上是对自己不够狠。”
我立马反驳,可我根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该怎么卷,这些困惑,已经困扰我很久了。
我好像满心想要努力,却找不到发力的方向,就像被困在迷雾里的旅人,茫然又无助。
这种无力感,和阿蔡如出一辙。
我们都曾是怀揣热血的追光者,却在职场的浪潮里渐渐迷失了方向;就像蓄满能量的发条,却找不到转动的齿轮,只能在原地空转内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