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中医说,常吃六味地黄丸,骨头硬了,血糖稳了,血压降了?

0
分享至

“你这腿脚,一点都不像七十岁的人!”在社区体检中心,李大爷拍了拍自己的膝盖,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原来,近半年以来,他一直按中医建议服用六味地黄丸。

邻里们也纳闷,明明别人上了年纪骨头咔咔响、血糖血压都不安生,李大爷却活动如常,身体指标一次比一次漂亮。

难道这就是六味地黄丸的“神奇魔力”?周围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六味地黄丸到底有没有常说的这些光环,骨头变硬、血糖稳、血压低?是巧合,还是确有科学道理?



医生一句话,让大家都陷入思考:“别随便小看它,但也别太神化它。”可到底原因何在?它的这些作用背后有哪些医学解释?

又有什么隐藏细节是大多数人忽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拆解六味地黄丸背后的健康真相,揭开它“硬骨”“稳糖”“降压”的秘密。

中医为何强调六味地黄丸?它真的能硬骨、稳糖、降压吗?

六味地黄丸,作为耳熟能详的中成药,被无数中老年人当作补肾强身、延年益寿的“万能钥匙”。中医认为,六味地黄丸主要功能是滋阴补肾,而肾藏精、主骨生髓,肾气充足,骨骼就更健康。这一传统理念,其实和现代科研结果有不少“交集”。



首先,在骨骼健康方面,有多项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骨密度。《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报道,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三个月后,骨密度平均提升了11.6%,部分受试者膝关节疼痛改善率超过八成。

这一点,中西医结合观点都认为其中的地黄、山药、茯苓等成分能促进体内雌激素平衡,间接维护骨骼的钙代谢。

再来说血糖。动物实验与部分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六味地黄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某三甲医院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低剂量服用六味地黄丸,空腹血糖下降幅度为0.9-1.3 mmol/L,并且餐后血糖波动减小。



这主要归功于六味地黄丸含有的山药提取物可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葡萄糖吸收速度,从而改善血糖管理。不过,医生提醒,它不能替代降糖药,仅能作为辅助调理

至于血压,虽然六味地黄丸不是降压药物,但多项中医-西医协同观察试验显示,部分高血压患者在用药三个月后,收缩压平均下降7-10mmHg,且睡眠质量提高,心慌、头晕等症状明显缓解。

分析认为,这种作用与肾主水、司纳气、调节神经内分泌相关,六味地黄丸在“温养肾气”的同时,对血管弹性起到调节作用。



坚持合理服用,身体真的会出现哪些变化?尤其是你可能忽略的第3种

坚持按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后,不少中老年人反映如下“积极信号”:

骨密度上升、骨痛减轻。权威数据显示,骨密度提升明显,三个月提升率达11.6%,早晨起床怕冷、腰膝酸软现象减少。

血糖波动变窄。对于部分糖调节异常的中老年人,每日早晚服药2次,坚持三到六个月,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9-1.3 mmol/L,并伴有胰岛素敏感性略有增强。

血压更平稳,夜间突发心慌头晕的频率下降。对某些“肾虚体质”人群而言,尤其在压力大情绪波动时,收缩压波动幅度下降7-10mmHg

睡眠质量提升、易醒少梦明显减少。有调查报告称,超六成服药人群夜间深睡时长延长30分钟以上,晨起困乏解决得更快。



如何科学补肾养骨、稳糖、调压?建议你记住这三招

想有效发挥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建议根据个体体质,科学服用,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

先问医生、再服药。建议每次服药前,先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咨询,明确体质属于“肾阴虚”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盲目自己买来吃

配合运动和饮食调理。日常应结合低盐低糖饮食、适量负重锻炼、晒太阳,以增强骨骼健康和血糖血压调控,药物才不会“单打独斗”。

观察身体反应,适时调整方案。用药期间,如果出现口干、便秘、舌苔厚腻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暂停或换方,切不可“铁头硬扛”。



坚持规律复查。许多老年人容易忽视随访,最好每隔三个月体检骨密度、血糖、血压等指标,动态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安全达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种新闻的再次曝光,何止是吃相有问题!

这种新闻的再次曝光,何止是吃相有问题!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17 16:12:30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云南原副省长李石松受贿超1亿获刑15年: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减轻处罚

云南原副省长李石松受贿超1亿获刑15年: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减轻处罚

界面新闻
2025-11-18 17:34:56
跌破0℃!广东一夜速冻、冷到结冰,广州最低温降到10℃,气温回升时间定了

跌破0℃!广东一夜速冻、冷到结冰,广州最低温降到10℃,气温回升时间定了

鲁中晨报
2025-11-18 16:09:05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动漫里的童话
2025-11-17 17:32:55
外交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国内赴日旅游出现“退团退票潮”!日本多地知事表态

外交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国内赴日旅游出现“退团退票潮”!日本多地知事表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7:58:05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妈咪OK
2025-11-17 15:43:33
主席“南巡”路上突然返京,密令许世友急调两个师入沪,抓捕……

主席“南巡”路上突然返京,密令许世友急调两个师入沪,抓捕……

野史留根
2024-08-27 22:00:20
终于知道怕了?美国智库曾罕见表态:中国很可能在台海击败美国!

终于知道怕了?美国智库曾罕见表态:中国很可能在台海击败美国!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36:18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16 15:59:04
热身赛:U18国青1-0击败吉尔吉斯斯坦U18,本月双杀对手

热身赛:U18国青1-0击败吉尔吉斯斯坦U18,本月双杀对手

懂球帝
2025-11-18 18:00:06
特朗普万万没想不到,没有适航证,C919也能飞出国门

特朗普万万没想不到,没有适航证,C919也能飞出国门

兵器展望
2025-11-18 19:28:37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才貌双全配得上霍家比郭晶晶不差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才貌双全配得上霍家比郭晶晶不差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8 12:45:06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6 18:05:56
熊猫杯|韩国U22队胜越南 给中国U22队“保”住夺冠希望

熊猫杯|韩国U22队胜越南 给中国U22队“保”住夺冠希望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8 20:07:03
小米汽车:所有已提车车主可免费领3个月网易云音乐车机版会员

小米汽车:所有已提车车主可免费领3个月网易云音乐车机版会员

IT之家
2025-11-17 20:43:22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熊猫杯1-0!韩国队送越南2连败,积分榜更新:中国男足有希望夺冠

熊猫杯1-0!韩国队送越南2连败,积分榜更新:中国男足有希望夺冠

球场没跑道
2025-11-18 17:26:15
大S“布局”终于生效,马筱梅和张兰产生分歧,汪小菲也控制不了

大S“布局”终于生效,马筱梅和张兰产生分歧,汪小菲也控制不了

柠檬有娱乐
2025-11-18 14:21:10
墙倒众人推!无缘冠军的孙颖莎到底输在哪?邓亚萍的话一针见血

墙倒众人推!无缘冠军的孙颖莎到底输在哪?邓亚萍的话一针见血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5:58:28
2025-11-18 20:43:00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423文章数 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手机
亲子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教育要闻

替孩子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

手机要闻

高通骁龙8 Gen5首个跑分出炉:单核接近、多核超骁龙8至尊版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