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治标?何时治本?最简单的气虚、血虚、阴阳两虚、夹痰夹湿、我们太能认出来了;但是何时补气?何时补血?何时去痰?何时去湿?任何一个疾病都有他的治疗层次,这也就是标本,不明标本,百治百错啊!
患者常问:“田医生,我吃了阿罗洛尔控制震颤,效果是有的,但副作用也大,停药就更厉害;还有人说我气血不足,吃了不少补品,震颤反而更明显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这类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不明标本”!
![]()
中医治病讲究“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特发性震颤的震颤、僵硬,从不是孤立的症状,而是“本虚”与“标实”交织的结果:本虚是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的根本,标实是风动、痰阻、血瘀的表象。若分不清谁是“根”、谁是“叶”,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不好病,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一、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标实为风动痰阻血瘀,要治病,先得搞懂“标本”二字的含义。中医里的“本”,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内在病机;“标”,是疾病的外在表现、继发产物。放到特发性震颤上,这个逻辑尤为清晰——特发性震颤的“本”,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标”,是由“本虚”衍生出的风动、痰阻、血瘀,二者互为因果,却有主次之分。
![]()
若只盯着这些“标”来治,比如用镇静药、止颤药,虽能暂时控制症状,却不补肝肾、益气血的“本”,就像只剪枯叶不浇根,叶子还会再枯;若只补“本”不祛“标”,比如只补肾阴却不化痰,就像给生了虫的树施肥,虫子(痰湿)会把养分吸走,树还是长不好。
二、不明标本的三大临床误区:
1.误区一:只治标,不治本——镇静止颤一时灵,停药反弹更严重,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把震颤当根本,一味用镇静、止颤的药物,却不补肝肾、益气血。
![]()
2.误区二:只治本,不治标——盲目进补,反而助湿生痰,还有些患者,知道自己“虚”,却不分清是纯虚还是虚中夹实,一味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的药物],结果补出了痰湿,加重震颤。
3.误区三:标本颠倒——把“标”当“本”,越治越偏,更少见却更严重的误区,是把“标实”当“本虚”,比如把痰湿当根本,一味化痰祛湿却不健脾益气,结果脾气更虚,痰湿再生。
1952698495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