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天两顿饭和一天三顿饭,哪种更健康?一日三餐,哪顿饭更重要?

0
分享至



家里那位60多岁的大妈赵阿姨,最近总觉得身体沉重,心里惦记着网上流行的"间歇性断食"。于是,她悄悄把一日三餐改成一天只吃两顿,心想着:"吃少点,胃负担小,人也能瘦下来。"

家人劝了几句,她却信誓旦旦:“现在讲究长寿,控制饮食肯定错不了!”

可没想到,三个月后去医院体检时,医生一看结果皱起了眉头,说她血糖、血脂波动反倒变大,睡眠质量下降,连骨密度指数比去年还低了10%。



赵阿姨自言:“明明吃得少了,怎么反而不健康了?”这个经历在中老年群体中越来越常见。

那么,一天两顿饭和三顿饭,究竟哪种更科学?一日三餐,哪顿饭其实最影响健康?你自认为的好习惯,真的是身体需要的吗?带着疑问,不妨来看看权威研究和医生建议,一起揭开背后的答案。

近年来,“一天两顿饭更养生”、“间歇性断食延缓衰老”之类的说法快速在网络传播,部分中老年人甚至开始效仿,用两餐替代三餐。但医学界对此态度其实更谨慎。

哈佛大学医学院2023年曾发布营养学报告,跟踪了3万余名中老年人的饮食方式与健康变化。



结果显示:坚持一天三顿规律饮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一天两顿饭人群低14.5%,糖尿病早期发生率降低18.7%。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专家也提到:一日三餐能够更平稳地为机体补充葡萄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让肝脏和胰腺获得“喘息”机会。

减少餐次数虽然吃得少,但容易加重餐间饥饿感,进餐时反而热量瞬间堆积,引起血糖波动,反而增加身体负担。

你想当然以为“少吃有益健康”,其实有可能是身体陷入“营养隐性赤字”。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三餐规律、时间固定、营养均衡,是防控慢病的金标准。

如果一个人把三餐缩减为两餐,尤其是早餐或晚餐的缺失,看似省事,实际却暗藏风险。

血糖波动。明显增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血糖管理指南》指出,老年人如果空腹时段过长,胰岛素分泌失衡,容易造成“低血糖-反弹高血糖”的恶性循环。赵阿姨的血糖指标三个月内最大波动差值达3.8mmol/L,而普通三餐规律组仅为1.7 mmol/L。



肌肉流失、骨密度下降。速度加快。饭顿减少,明显影响蛋白质和钙的补充,中国营养学会临床实验数据显示,两顿饭群体一年内骨密度下降幅度达到9-12%,骨折风险增高。

消化系统压力反而加大。少餐往往导致单餐暴食,超负荷刺激胃肠,增加胃酸反流、胆结石等风险。

协和医院调查63岁的被试发现,减少一餐后,其胃酸分泌量上升约17.2%,主诉胃部不适、反酸人数是对照组的1.6倍。

另外,规律三餐能够帮助调节生物钟,促使睡眠更稳定,免疫系统更平衡。间断进食的人群,慢性失眠和情绪抑郁发生率相对提高11%。

说到“三餐,哪顿最重要”,很多人会想当然地忽视早餐,其实这是最大误区。

早餐被营养学界公认是“全天能量启动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调查发现,规律吃早餐的人,高血压风险降低13.6%,反而晚饭太晚或早餐省略的人,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提升10%以上。



尤其40岁以后的人群,早餐是一天“血糖平稳开关”,也决定上午脑力、体力状态。

午餐应当保证有充足主食与蛋白,但不需要大鱼大肉,否则容易午后犯困,血脂上升。协和医院实证,午餐蛋白适度、粗细粮搭配,血糖波动幅度相对平稳。

晚餐则更需要清淡、早一些结束。晚饭如果摄入过多油脂、重口味或时间太晚,容易导致肥胖及脂肪肝。

权威营养学热线调查显示:“70%的脂肪肝与晚餐不规律直接相关!”三餐缺一不可,但早餐的“启动作用”和晚餐的“减负作用”尤为关键。

医生建议:早餐吃好,包含蛋白质、粗粮和新鲜果蔬,时间不宜拖延;午餐荤素搭配、不过饱;晚饭七分饱,以蒸煮、炖为主,尽量提前至18点前吃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合肥市委副书记、合肥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路军被查

合肥市委副书记、合肥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路军被查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44:27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萧竹轻语
2025-11-14 17:13:18
失保震惊,就业稳定

失保震惊,就业稳定

家传编辑部
2025-11-17 14:27:02
中俄在等美军动手,特朗普一旦下令开打,白送中国“战略窗口期”

中俄在等美军动手,特朗普一旦下令开打,白送中国“战略窗口期”

boss外传
2025-11-17 16:05:03
口无遮拦!戴军自曝和李静关系没破裂的原因,称:我俩没睡过

口无遮拦!戴军自曝和李静关系没破裂的原因,称:我俩没睡过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8 18:10:27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三体引力波
2025-11-18 13:15:42
国足U22战乌兹别克首发站位:阵型4-4-2,蒯纪闻搭档朱鹏宇

国足U22战乌兹别克首发站位:阵型4-4-2,蒯纪闻搭档朱鹏宇

懂球帝
2025-11-18 19:14:05
一个时代的尽头:当澳门的灯光开始熄灭

一个时代的尽头:当澳门的灯光开始熄灭

七分日记
2025-11-18 00:09:38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娱乐喵喵说
2025-11-16 09:27:37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墨羽怪谈
2025-11-17 16:48:20
张家界荒野求生14名选手下山休整:饿了41天后终于喝上鸡汤,每人住一栋小别墅

张家界荒野求生14名选手下山休整:饿了41天后终于喝上鸡汤,每人住一栋小别墅

极目新闻
2025-11-18 18:11:05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深度报
2025-11-17 22:51:13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国乒二三事
2025-11-18 06:12:17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意外!U22国足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没开踢,两位主力就确定无缘出战

意外!U22国足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没开踢,两位主力就确定无缘出战

懂个球
2025-11-17 23:38:11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博览历史
2025-11-17 17:48:44
任泽平:未来10年的财富主线,都写在十五五规划里

任泽平:未来10年的财富主线,都写在十五五规划里

泽平宏观展望
2025-11-18 07:06:21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13:28:13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阿泰希特
2025-11-18 09:36:32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2:52:41
2025-11-18 20:32:49
刘浶开挖机
刘浶开挖机
5年开挖机的经验,记录开挖机的每一天。
1496文章数 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教育
时尚
公开课

米哈游改革?离开二游 不做抽卡 还能创造奇迹吗?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论区老师“拗柴”与中考体育满分之间的逻辑必然性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