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三字经》中“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母亲程夫人是饱读诗书的温婉女子。
祖父苏序以慈善和豪放著称。人很开明,所以可任由苏洵在27岁之前自由放任,不思进取。
苏轼之前苏洵与程夫人育有3女1男,均早逝。苏轼是次子,苏老泉27生苏轼,30生苏辙。所以,苏洵是生了苏轼之后“始发愤”的。
公元1039年3月18日,苏轼2周岁,弟弟苏辙出生。终其一生,俩人是兄弟,更是知己。无论顺境逆境,始终相护相伴,感情如一。
对苏轼而言,四海只有一子由。苏辙也总是:兄长,你只管潇洒地向前走,凡事兄弟我兜着!
![]()
1042年7岁,该上学了,母亲送他去天观道士张易简的私塾里读书。苏轼与同学陈太初都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两人也是最要好朋友。
一天,老师的朋友来了,替京城朋友带来一封诗信。诗信中盛赞朝中欧阳修等11位支持范仲淹改革的大臣。
张易简摇头晃脑地吟诵诗信时,苏轼仰头问“老师,这11位大人是谁啊?” 张说: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问。苏:老师平时教我们的经书,里面讲的也都是大人的事,现实中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更应该知道啊。张易简觉得很有道理,就把改革派的领尖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等风云人物一一给他介绍。从此,更青睐他,对他疼爱有加。
![]()
江湖传说:许多年后,苏轼的小学同学、好友陈天初高中进士,却跑去做了道士。苏轼被贬黄州时候,陈太初在汉州。快过年了,汉州很多百姓流落街头,数九寒天无衣无食饥寒交迫。陈太初以道士身份向汉州太守陈师道化缘,救济百姓。然后自己坐在衙门口的台阶上羽化成仙。太守命手下将他背到郊外火花,手下嘟嘟囔囔很不情愿,陈太初突然自己站起来,晃晃悠悠走向郊外金雁桥下,重新打坐羽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