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金名片",更是激活市场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苏州以法治为基,通过深化涉企服务供给、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拓展涉外法治保障等举措,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注入发展信心。
![]()
近日,苏州国际商事法庭通过创新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及多方主体、跨省诉讼的复杂商事纠纷,境外企业代表专程向法院赠送锦旗与感谢信。
这起“连环”买卖合同纠纷源于一批纺织设备的跨国交易。境外企业代理人、江苏剑桥颐华(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合琴介绍说,这家境外企业是做纺织布料生产的,因为订单增长,所以向苏州的一家贸易公司采购了织机设备,苏州这家贸易公司又最终向省外的一家机械设备制造商采购了设备,但是因为苏州贸易公司和下游制造商之间的矛盾,导致不能如期向境外企业交货,境外企业多次催货之后仍然没有达成效果,就委托代理人起诉到苏州中院,由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来审理。
这起纠纷对涉事双方均造成巨大压力,境外企业负责人首次涉诉,担忧审理周期、预付款返还及生产停滞风险;苏州企业则面临高额违约赔偿的法律风险。苏州国际商事法庭突破传统"就案办案"模式,深入调查交易链条,组织多方当面协商,通过实质性化解关联纠纷,成功减少企业诉累。
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助理韦倩茹介绍,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本案的交易涉及到多方,包括了外省的生产方、苏州的采购方、以及境外的设备需求方,本案设备的延期交付主要是采购方与生产方之间产生了矛盾,苏州企业也意识到自身的违约行为导致的风险,也向法院提出了希望调解的意愿,最终境外企业与苏州企业一致同意解除合同。
彭合琴说,境外企业在矛盾化解之后,也得以重新向其它的设备商进行采购。国际商事法庭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矛盾,同时也使境外企业对苏州的营商环境充满了信心,最终境外企业还是通过苏州的贸易公司采购了新的织机设备。
![]()
作为全国首家地方国际商事法庭,苏州国际商事法庭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涉外商事纠纷化解。截至目前,法庭受理涉外商事及外向型经济相关案件6048件,涉案标的额达151亿元,案件当事人覆盖美国、新加坡等57个国家和地区。
![]()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恩乾表示,苏州国际商事法庭立足服务保障苏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审判机制创新,创设中立评估调解新模式,打造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注重涉外法治人才体系化培养,锻造高素质涉外审判队伍,为苏州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不断贡献司法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