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100万元授信到位,我们扩大中药材种植的资金难题终于迎刃而解!”11月13日,在雨城区林下中药材现场会上,雅安市木兆林业公司负责人王应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天,雨城区林业局与雅安农商银行雨城支行正式签署《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不仅使该企业成为全市首个“林下经济产业信用贷”受益者,也标志着雨城区“林业+金融”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关键突破,林下经济正式迈入金融赋能、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雨城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润,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优越条件。近年来,雨城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林下经济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木、竹(笋)、中药材、油茶”四大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创新实践、资源整合与联农带农等机制,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转型,让沉睡的山林焕发出新的活力。
![]()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雨城区林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通过积极争取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油茶新造(改造)、退化林修复等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成功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1亿元,形成了林竹、林药、林油、林蔬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区已建成陈大坪中药材、黑林岗柳杉、顺河慈竹等10余个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创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5个、市级林业产业园区2个。累计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乡土树种28万亩,三木药材和林下药材12万亩,笋(浆)用竹34万亩,油茶1.7万亩,森林资源潜在综合价值高达180亿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
品牌引领与科技支撑持续提升雨城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雨城方竹笋”已成功注册新鲜蔬菜和笋干两类地理标志商标,开发出黄柏、厚朴、杜仲等川西道地药材及茶油提取系列产品40余种,年外销出口创汇近1000万美元,“雨城味道”正香飘海内外。同时,当地注重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竹机械化采伐技术规范》《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以标准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并培育出2家林下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
项目带动下,雨城区林下经济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顺达林下药材产业园、新材料低碳竹产业园(集群)、国家储备林(一期)等近10万亩林下产业项目正有序推进;“十里芳菲”“源山雅院”等林旅项目已建成投运,品牌效益持续释放,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不断深化,一幅“林中有业、业中有景、景中增收”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机制创新方面,雨城区持续探索“企业带头+资源整合+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模式,已在陈大坪林下药材基地初见成效。该基地1000亩核心区已全面成型,预计到2026年将扩展至10000亩。建成后,预计每亩林地可产木材30立方米、林下药材200——500公斤,亩产值达5——6万元,较单一纯林产值提升5倍。目前,村集体已整合集体和个人林地8500亩,计划融入“陈大坪林粮园区”建设,带动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林下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
此次“林下经济产业信用贷”的成功落地,是雨城区创新构建“政府+平台公司+银行+三方机构”“四方链合”模式的生动实践。面对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雨城区通过政银协同,推动金融资源与社会资本精准对接,有效破解了林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了政银企三方联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雅安农商银行雨城支行副行长丁永敬表示,将立足雨城林业实际,持续优化信贷流程,简化审批手续,为符合条件的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支持,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以金融“活水”润泽林下经济,助力地方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打破了“信息孤岛”,提升了融资效率与项目落地率,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
展望未来,雨城区对林下经济发展有着清晰规划。到2026年,全区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力争总规模突破20万亩。在产业升级方面,支持现有企业扩大规模,积极引进技术强、资金厚的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从“原字号”向“制成品”延伸,计划打造一个以竹笋为核心、年产值达1亿元的精深加工厂(希望竹笋),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针对全区柳杉纯林实施林相改造和抚育提升,引入乡土珍贵树种,发展林下复合种植,优化森林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步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特色经济林。在竹林结构调整方面,将现有纸浆用竹林定向改造为优质“笋用竹”基地,提升综合效益。
![]()
品牌与市场建设方面,构建“雨城”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制定统一质量标准和溯源机制,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产业融合方面,积极发展“林业+旅游”“林业+康养”等新业态,开发生态观光、森林康养、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建设林旅融合示范点,实现“一片林、多重收益”的融合发展格局。
![]()
从政策扶持到机制创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雨城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历程,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川西地区的成功印证。未来,雨城区将继续深耕林下经济,不断释放生态资源潜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让山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在推动林业现代化、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雨城力量。

![]()
![]()
▌记者:赵宇航 部分图片来源于区林业局
▌编辑:赵宇航 周利
▌一审:胡月
▌二审:彭勇
▌审核:陈泽睿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雨城的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