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还是生态学的角度,混交林都是非常理想的营林模式,鱼和熊掌兼得嘛,因此,无论在官方指引,还是民间实践,都在积极营造多树种的混交林。比如,广西就有不少桉树和油茶的混交林。
![]()
什么是混交林呢?
混交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其中每种树木占比均不少于10%。通过合理搭配树种,可提高林分生产率和稳定性,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形成多层次冠层结构以提高光能和水养分利用效率。其类型包括乔木混交、乔灌木混交等,配置方式涵盖株间、带状、块状及行间混交。
日前,崇左网友发来私信说,计划桉树套种香花油茶,3行油茶、3行桉树,带状混交,每亩种植株数共110株,其中油茶50株、桉树60株,想知道这样的配置安排能否“双丰收”。
![]()
桉树和油茶混交,可以利用不同树种之间互利共生的原理,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树种群落的空间,形成多树种、多层次混交林分,可以发挥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功能效益,保障林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实现桉树和油茶和谐共生、效益叠加。
任何生产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那么,我们营造桉树、油茶混交林,主要目的是获得木材产出,还是获得油茶果实,或者二者兼之。显然,成年人不做选择题,我们“既要还要”,更何况新造油茶林还有资金补助呢。
![]()
根据最新修订的《“油茶+N”复合经营技术指南》,明确要求“桉树带间距离不能小于18米,油茶种植密度不低于53株/亩”。网友种植油茶50株,不符合相关补助政策。
技术指南明确,营造桉树和油茶混交林是以油茶为主、桉树为辅,所以应该正确的提法是油茶+桉树,而不是桉树+油茶,更直白的说法是油茶套种桉树,主要经营树种是油茶而不是桉树。
![]()
一、种植密度:每亩种植株数111株,株行距配置2×3米,油茶60株占主导,桉树50株作伴生,油茶是林地的“C位”,是经营的“主角”。
二、混交方式:带状混交。建议可采取桉树和油茶均沿山顶至山脚成列种植,可采取4列油茶+3列桉树种植,桉树纵向成列、横向成行,方便后期采伐运输。
![]()
三、坚持“上不遮光、下不抢肥、采伐不压损”的布局原则,按行或列连续呈规律种植,不能影响油茶正常生长、挂果,采伐桉树时不压损油茶,桉树种植5年后可正常采伐。
![]()
油茶种植密度必须达标。新造林每亩油茶不少于60株,改造林不低于53株。桉树采伐后保留量控制在15-20株/亩,确保油茶有足够生长空间,实现“一地双收”,一亩地赚两份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