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小区改造,像外墙刷新、楼道加固、管道修理这些,大家都赞不绝口,可一提到加装电梯,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按理说,加电梯是好事,尤其是对住高楼的人来说,不用再爬楼梯,相当于用更实惠的价钱住上了“电梯洋房”。
但一楼的住户却是极力反对,他们担心生活受影响。这里面涉及到资金分摊、居民协商、技术实施等多个方面,需要仔细商榷。
![]()
01.一楼为啥反对加装电梯
一楼住户反对,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屋里更暗、更闷了
一楼本身采光通风不理想,加装电梯后,尤其如果电梯井紧靠北边阳台,光线容易被严重挡住,导致室内光线不足,空气也不流通,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居住舒适度。
2、噪音变多了
加装电梯后,电梯运行的声音、邻居上下电梯的说话声,都可能对一楼业主的居住环境造成干扰。
如果电梯口设在房子两侧,那噪音问题就更明显,严重影响日常休息。
![]()
3、公共空间变小了
老小区本身公共区域就不足,加装电梯就会占掉一部分空间,日常散步、活动的空间就更少了。
而且,外置大电梯在外观上也会和建筑风格不协调,影响整个小区的美观度。
4、担心房子贬值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以前一楼因为不用爬楼,更受市场欢迎。装了电梯之后,高楼更方便了,一楼反而可能因为采光差、有噪音等问题,住宅反而贬值了。
![]()
网友@赫罗茨:当初买一楼的房子就想着不用爬楼,老人出行更方便。我们连楼梯都不用,更用不着装电梯。而且装了电梯高楼成了升值的电梯洋房,我们不仅影响生活,房子还要面临贬值,这损失太大了。
![]()
02.加装电梯新方案
旧楼加装电梯已被纳入多项国家政策扶持的范畴,旨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争议部分可以想法解决。
1、按楼层出钱
因为一楼并不需要依赖电梯出行,所以不承担安装费用。
至于2楼以上住户,各自承担了一部分费用,而且楼层越高分摊越多。但毕竟装了电梯,出行更便利了,而且高楼层的房子也更好租、更好卖了,这笔投入也算物有所值。
![]()
2、“共享电梯”模式
这种模式就像共享单车一样,电梯的安装、维护都由公司负责,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而且这种方式下,住户只需按使用次数付费,用多少付多少。比如六楼付6毛,二楼付2毛。也可以办月卡、年卡,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支付方式,更划算。
![]()
3、公积金支付
已经有不少地方允许使用个人公积金账户中的资金来支付电梯加装费用,这样更缓解了住户的经济压力,也大大简化了支付流程。而且这种支付方式也提高了公积金账户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
4、“送阳台”模式
这种模式目前还比较少见,湖南等地部分小区采取了这种新模式。
具体的操作就是借加电梯的机会,给每家扩建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阳台,和客厅连通,平层入户。
多出来的阳台空间可以种花、做小花园,甚至当客厅用,而且一楼不用出钱,费用由楼上住户分摊。
而且对楼上来说,电梯直接通到新阳台,开门就进家,真正“一步到位”。
![]()
对一楼来说,家里多出一块空间,室内更亮堂、更宽敞,也就不反对了。
如果一楼住户再借助加装电梯顺便将家里也简单改造了一下,旧房变新家,瞬间就逆袭了。
![]()
03.装电梯时要注意什么?
老楼加装电梯,很多人担心楼体安全问题。
上海的做法是,让电梯和原来的楼体结构分开,中间至少100毫米的变形缝,避免相互影响。如果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还必须采取加固措施,确保电梯的加装不会影响楼房的安全性。
![]()
另外,老小区加装电梯主要有两种方式:平层入户和半层入户,建议用平层入户方式。
平层入户:是指电梯停在楼层位置,通过一段走廊连接到家里,不用再爬楼梯。这种方案更受欢迎。
半层入户:是电梯停靠在楼梯的半平台处,居民回家还得爬半层楼,这种方式对老人、行动不便的人依旧不太友好。
![]()
网友@生如夏花:“我们小区就是半层入户,推轮椅还得扛半层,这样的电梯也太鸡肋了。”
![]()
总的来说,这些加梯新方案都是在尝试平衡各楼层的利益,尽量让低层住户不吃亏,高层住户更便利。
还是那句话:找到一个大家都相对满意的办法,才是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