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偷从我们八年的共同积蓄里,拿走了六十万给我弟买房。
我以为能瞒天过海,直到丈夫李哲异常平静地站在我面前:“我们的联名账户,少了六十万。”
我预想了歇斯底里的争吵、冷战,甚至离婚,却唯独没料到,第二天,他会往我的个人卡里打了五十万。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短信。
正是这条短信,没有一句责骂,没有一个脏字,却将我们看似坚固的婚姻,彻底变成了一座相敬如冰的坟墓,比直接提离婚,要残忍一万倍......
![]()
01
我和李哲的婚姻,在邻居和同事的眼里,是一本值得学习的教科书。
我们结婚八年了。
没有过惊天动地的浪漫,也没有过撕心裂肺的争吵。
我们的日子,像一条安静的河流,平缓地、坚定地朝着既定的方向流淌。
他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严谨、沉稳、逻辑分明。
我是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工作不累,收入尚可,负责打理我们生活中的琐碎。
我们的生活,就像他书房电脑里那个名为“家庭规划”的电子表格。
表格里,每一项都清晰明了,按部就班。
房贷还剩下最后三年,我们计划在年底提前还清一部分。
家里的那辆大众开了六年,他已经在研究沃尔沃的SUV,说空间大,安全性高,以后有孩子了方便。
孩子的教育基金,从我们结婚第三年就开始每月定投,如今已经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双方父母的养老金,我们也各自预留出了专门的份额,存在一个独立的账户里,以备不时之需。
李哲总说,生活就像一个复杂的项目,必须要有清晰的路线图和风险预案,这样才不会在突发状况来临时,变得手足无措。
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为此感到无比的安心。
我们的家不算大,建筑面积一百平米出头,是当年我们俩掏空了所有积蓄买下的。
客厅那面灰蓝色的墙,是我和他花了一个完整的周末,亲自调色、亲自粉刷的。
我还记得那天油漆沾了我们满身,我们笑着互相指责对方是“大花猫”。
阳台上那几盆被我养得半死不活的多肉,是他出差时,会在视频里再三叮嘱我要记得浇水的“心肝宝贝”。
他总说,看这些小东西努力地活着,就觉得生活很有希望。
我们有一个联名账户。
我们俩所有的工资、奖金、年终分红、理财收入,都会在到账的第一时间,转进那个账户里。
我们俩的消费,都用信用卡,然后月底从那个联名账户里统一还款。
那个账户,是李哲口中我们这个小家的“压舱石”。
是我们共同未来的底气,是我们对抗所有不确定性的坚固堡垒。
我一直以为,这块沉甸甸的压舱石,会稳稳地载着我们的小船,驶向一个风平浪静、安稳富足的后半生。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亲手在这块石头上,凿开一个巨大的窟窿。
这个故事的转折,从我弟弟王伟带着他的女朋友回家的那天开始。
王伟小我整整六岁,是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宝贝疙瘩。
在我们那个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有些残留的老家,他的降生,就是我们王家的头等大事。
从小到大,他的人生信条似乎就是“有姐姐在,一切都没问题”。
小时候他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是我跑去道歉,用我攒了半年的零花钱赔了人家。
上学时他迷上了游戏,把生活费都花在了网吧,是我从自己牙缝里省出饭钱,偷偷塞给他。
工作后,他嫌这个单位太累,那个单位领导太烦,三年换了五份工作,也是我跟爸妈一起,苦口婆心地劝着、哄着、给他找关系。
父母总说,你是姐姐,多担待点弟弟是应该的。
我也一直觉得,这是我作为姐姐的责任。
这一次,他终于要定下来了。
女孩我也见过几次,是个文静秀气的姑娘,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
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王伟终于长大了,要成家立业了。
![]()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女方家里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有一条,在他们那个三线城市,结婚可以,但必须有一套属于小两口的独立婚房。
不需要多大,哪怕是几十平米的一居室。
不需要多新,哪怕是十几年的老房子。
但必须有,这是底线。
这个要求,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精准地砸在了我父母那颗望子成龙的心坎上。
他们都是普通的国企退休工人,每月的养老金加起来,只够老两口自己的日常开销和医药费。
这么多年,他们也没攒下什么钱。
至于王伟自己,工作几年下来,月月光,卡里的存款还不到五位数,连个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来。
于是,全家人的希望,再一次,像过往无数次那样,自然而然地,聚焦到了我的身上。
那天晚上,我正在敷面膜,我妈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电话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问我吃了没,工作累不累。
她只是不住地唉声叹气,那声音顺着听筒传来,像一把钝刀子,一下下地磨着我的心。
她说,晴晴啊,你弟弟从小就最听你的话,最崇拜你这个姐姐。
她说,现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想过一辈子的姑娘,不能因为一套房子就这么散了啊。
她说,王晴啊,你看看咱们家这些亲戚里,就数你最有出息,书读得好,工作好,还嫁了个那么好的老公。
她说,你不帮你弟弟,谁还能帮他呢?这个家,现在就指望你了。
每一句话,都像一根精心包裹着棉花的细针,温柔地、却又毫不留情地扎进我的软肋。
挂了电话,我揭下面膜,看着镜子里那张因为焦虑而显得有些憔悴的脸。
我转头看向书房,李哲的背影被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他正在专注地看着一份项目文档。
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无法调和的割裂感。
一边,是我和李哲辛苦打拼八年、精心规划的美好小家。
另一边,是我永远无法割舍、似乎永远背负着亏欠感的娘家。
我犹豫了很久,还是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了书房。
我试探性地跟李哲提了一句。
我说,李哲,王伟想在老家买房结婚,首付还差一些,你看我们……
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从屏幕上移开了视线,但没有立刻回答我。
![]()
他接过我手里的牛奶,喝了一口,然后才缓缓开口。
“可以帮。”
他的语气很平淡,就像在讨论周末去哪个超市买菜。
“我们手头的活钱还有几万,可以先借给他应急,让他先凑凑看。”
我心里一沉,知道这和他想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我鼓起所有的勇气,把那个数字说了出来:“几万块可能不够,我看了一下老家的房价,一套小户型的首付,至少要六七十万。”
他停下了滚弄鼠标滚轮的手指,转过椅子,正面看着我。
他的眼神很平静,但平静下面,是我能读懂的坚定。
“王晴,我们的联名账户里是有钱,但那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
“那是我们计划明年要换的车,是我们未来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学费,是我们自己三十年后养老的保障。”
“我理解你心疼你弟弟,但是,王伟已经二十八岁了,他是一个成年人,他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来负责,而不是由我们来买单。”
李哲的逻辑永远那么清晰,那么正确,正确到我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另一回事。
我妈那夹杂着哭腔的叹息,和我弟那句通过微信发来的“姐,这次你一定要帮我”,像两只手,死死地揪着我的心脏,让我无法呼吸。
02
接下来的几天,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煎熬之中。
我妈几乎一天三个电话,电话内容也从最初的旁敲侧击,变成了声泪俱下的恳求。
她追忆我小时候有多懂事,说家里穷,有好吃的都先让给我弟,我从来没抱怨过。
她又说她和我爸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晚上经常失眠,唯一的愿望,就是在闭眼之前,看到儿子能成家立业。
我弟也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开始给我发大段大段的文字。
“姐,你就当是借我的,我发誓,我以后拼命工作,每个月发了工资就还给你,绝不拖欠。”
“姐,小莉家里已经开始给她介绍别的对象了,要是这次结不成婚,我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感觉自己被一张由亲情编织而成的大网牢牢困住,动弹不得。
网的一头是我的小家和未来,另一头是我的原生家庭和责任。
两股力量疯狂地拉扯着我,快要把我撕成两半。
李哲看出了我的不对劲,那几天我总是走神,吃饭也心不在焉。
一天晚上,他从背后抱着我,把下巴搁在我的肩膀上,难得地用一种非常温柔的语气说:
“我知道你还在为你弟的事情烦心。”
“王晴,听我说,我们是夫妻,是一体的。但我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的小家更是独立的。你可以爱你弟弟,但不能用牺牲我们自己生活的方式去爱。”
“我们不能为了填补他的人生,而毁了我们自己的规划和未来。”
我点点头,把头深深地埋在他的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心里却更加痛苦和矛盾。
因为,我骗了他。
我嘴上答应着他,心里却已经开始动摇。
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那个周六的下午,我爸打来的电话。
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印象里,我爸是一个沉默寡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男人。
可在那通电话里,他哭了。
一个年近六十的男人,在电话那头,用一种压抑着巨大痛苦的声音,哽咽着说:
“晴晴,是爸没用,爸这辈子太窝囊了,连自己儿子的婚事都管不了。”
“你要是不帮这一把,你弟弟这婚事就彻底黄了,爸妈这张老脸,以后也没地方搁了,死了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
这句话,像一把重锤,轰然砸碎了我心中那道名为“理智”的最后防线。
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我不能让爸妈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亲戚邻里面前抬不起头。
我不能让我弟弟因为一套房子,就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开始疯狂地给自己洗脑,给自己找借口。
这只是暂借,不是赠与,是王伟欠我们家的钱。
王伟亲口说了会还,他是我唯一的亲弟弟,他绝对不会骗我的。
等他周转过来,我就让他悄悄把钱还给我,我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补回联名账户。
李哲工作那么忙,他不会发现的。
就算,就算万一发现了,他那么爱我,我们八年的感情,难道还抵不过这件事吗?他最多生几天气,还能真的跟我离婚不成?
无数个自我安慰的念头,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盘踞在我的脑海里,最终,它们汇聚成一个魔鬼的声音,给了我虚假的、致命的勇气。
机会,很快就来了。
李哲的公司接了一个紧急项目,他需要去邻市出差一周,进行最后的调试和交付。
他走的那天早上,天气很好。
他像往常一样,在玄关换鞋时叮嘱我:“晚上一个人在家,记得反锁门窗。外卖别点那些不健康的,我给你在冰箱里备了菜。”
我笑着点头,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说:“知道了,你快去吧,别误了高铁。”
他亲了亲我的额头,拉着行李箱出门了。
我站在门口,笑着朝他挥手,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电梯口。
关上门的一瞬间,我脸上的笑容,就像劣质的石膏一样,寸寸剥落。
我背靠着冰冷的防盗门,缓缓地滑坐在地上。
我看着这个空荡荡的,却又充满了我和李哲生活痕迹的屋子,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像擂鼓一样,震得我耳膜发痛。
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了。
我走进书房,打开了李哲的电脑,因为他那台电脑配置更高,处理银行事务更快。
我熟练地输入密码,登录了我们那个无比熟悉的网上银行界面。
看着联名账户里那一长串冰冷的数字,我的眼睛有些发酸。
那不是一串数字。
那是我们八年来,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次精打细算的日子,无数个对未来的憧憬,共同累积起来的“血肉”。
我的手在剧烈地发抖,以至于鼠标的箭头在屏幕上画出了波浪线。
箭头,在“转账汇款”那个按钮上,悬停了足足有五分钟。
我的脑海里,飞速闪过无数个画面。
有我和李哲一起在宜家为了一个书柜的颜色争论不休的画面。
有他半夜发着高烧,却还在坚持改项目方案的画面。
有我们拿到房产证时,紧紧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的画面。
可紧接着,又是另一组画面。
我妈那双哭得红肿的眼睛。
我爸那压抑着痛苦的苍老背影。
我弟那条写着“姐,我这辈子就靠你了”的短信。
最终,我在收款人一栏,用颤抖到几乎无法控制的手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下了弟弟王伟的名字。
转账金额,六十万。
在点击“确认”按钮的那一刻,我闭上了眼睛,感觉自己像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了下去,身体和灵魂都在失重。
手机很快“叮”地响了一声,是银行发来的转账成功通知。
我盯着那条短信,感觉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在灼烧我的眼睛。
我像一个惊慌失措的罪犯,迅速地删掉了那条银行短信通知,退出了网上银行,然后反复清理了电脑所有的浏览记录和缓存。
我做完这一切,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了。
我告诉自己,一切都过去了,结束了。
只要我不说,李哲就不会知道。
这个家,还会和以前一样。
李哲出差的那一周,是我结婚以来,过得最漫长,也最心虚的一周。
我每天都活在巨大的惶恐之中。
手机的任何一次震动,都会让我吓得心脏骤停。
我怕是银行打来的风险确认电话。
我怕是李哲突然查账,发现了什么。
我甚至连睡觉都不踏实,梦里全是他用失望的眼神看着我的场景。
弟弟王伟的电话倒是很快就打来了,他的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和兴奋。
“姐!钱我收到了!六十万!一分不少!你真是我的救星,我的好姐姐!”
“我跟小莉今天就去把那个楼盘的定金交了,她开心坏了!”
听着他像孩子一样雀跃的声音,我的心里,没有泛起一丝一毫的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仿佛快要溺水的愧疚。
“王伟,”我用一种近乎虚弱的声音,艰难地叮嘱道,“这钱,是姐从家里拿的,是借给你的,你以后工作了,一定要想办法还。”
“知道知道,姐你放心吧!我肯定还!”他在电话那头大大咧咧地笑着,“等我以后发财了,加倍还你!不说了姐,中介催我了,我先挂了啊!”
电话被匆匆挂断,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
我无力地握着冰冷的手机,心里一片荒芜。
我终于帮他解决了天大的难题,可我却感觉,我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
03
一周后,李哲回来了。
我去高铁站接他,看到他从出站口走出来,拖着那个熟悉的行李箱,四处张望着寻找我的身影。
他看起来有些疲惫,眼下带着淡淡的青色,但当他的目光锁定在我身上时,那双眼睛里,还是瞬间亮起了我所熟悉的,温柔的光。
他走过来,给了我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把头埋在我的颈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老婆,我回来了,想你了。”
我抱着他坚实的后背,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
回家的路上,他兴致勃勃地跟我讲着这次项目收尾的各种趣事,哪个同事出了糗,哪个客户有多难缠。
他还说,这次的项目奖金应该会很可观,我们可以把换车计划提前到今年年底了。
我坐在副驾驶,强颜欢笑地应和着他,每一次点头,每一次微笑,都感觉像是在戴着一副沉重的假面。
我的手,在座位下面,紧紧地绞在一起,手心里全是黏腻的冷汗。
接下来的几天,为了掩饰内心的巨大恐慌,也为了弥补那份无法言说的亏欠,我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殷勤,甚至可以说是“贤惠”。
我上网研究复杂的菜谱,给他做他最爱吃的,但工序繁琐的佛跳墙。
我把家里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连他书柜顶上的灰尘都擦干净了。
晚上他加班的时候,我会主动给他捏肩捶背,端茶送水。
我企图用这种加倍的“好”,来抵消我犯下的那个巨大的“错”。
李哲似乎没有察觉任何异常,他对我的体贴非常受用。
他还开玩笑说:“看来我以后要多出差才行,每次一回来,家庭地位都显著提升。”
我笑着捶了他一下,骂他“想得美”,心里却像被针扎一样,密密麻麻地疼。
我像一个走在悬崖钢丝上的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的平衡,心里却很清楚,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而那阵决定我命运的狂风,终究还是来了。
那个周六的晚上,我像往常一样,窝在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一档无聊的综艺节目。
李哲则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就钻进了书房,说要整理一下他那个宝贝的“家庭规划”电子表格,顺便对一下这个月的账。
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他都会做这件事。
过去,我觉得这是他顾家的表现,让我安心。
可今晚,书房里传来的每一次鼠标点击声,都像一声声催命的鼓点,敲在我的心尖上。
我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些明星在嘻嘻哈哈地做着游戏,可他们的声音却仿佛离我很远,我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扇紧闭的书房门上。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大概九点半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书房里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的声音,都停了。
然后,是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死一般的沉默。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那一刻停止了流动。
我知道,他发现了。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那几分钟的沉默,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
我甚至能听到自己因为紧张而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客厅的灯光下,李哲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显得有些萧索和陌生。
“你过来一下。”
李哲的声音从书房传来,平静得像一潭结了冰的死水。
我端着水杯的手一抖,温水溅在了手背上,烫得我一个激灵。
他站在门口,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他半边脸,看不清表情。
他身上还穿着那件我给他买的灰色居家服,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可一切又都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的联名账户,少了六十万。”
他没有问,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是给王伟买房了吗?”
他没有走进客厅,就那么站在书房的阴影里,用一种平静到冷酷的语气,对我进行了审判。
当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紧绷了这么多天的神经,终于“啪”的一声,彻底断了。
我所有的伪装,所有的侥桑,所有的自我安慰,都在这一瞬间,被击得粉碎。
我“哇”地一声,控制不住地大哭了起来,眼泪像开了闸的洪水,汹涌而出。
“对不起……对不起……李哲……我错了……”
我从沙发上滑下来,跪坐在地毯上,语无伦次地,把我这些天所承受的所有压力、恐惧和愧疚,全都哭着喊了出来。
“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是爸妈他们逼我……我弟他也求我……”
“我本来想跟你商量的……可是我怕你不答应……我真的没办法了……”
“他们说……弟弟会还给我们的……他发誓了……真的……这只是借……不是给……”
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感觉肺里的空气都被抽空了,整个人都在发抖。
李哲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暴跳如雷。
他也没有走过来扶我,或者抱我。
他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尊没有温度的雕像,任由我的哭声和忏悔,回荡在空旷的客厅里。
等我的哭声渐渐变成了断断续续的抽噎,他才轻轻地点了点头,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知道了。”
他的声音里,没有愤怒,没有失望,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只有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深不见底的疲惫,仿佛他身体里所有的能量,都在那一刻被抽干了,让他瞬间苍老了十岁。
“时间不早了,早点睡吧。”
说完,他没有再看我一眼,转身回了书房。
“咔哒”一声,门被轻轻地关上了。
没有咆哮,没有争吵,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指责。
可这扇被他亲手关上的门,却像一道冰冷的天堑,瞬间将我和他,隔绝在了两个无法互通的世界。
那一晚,是我结婚八年来,第一次独守空房。
我在我们那张两米宽的大床上,翻来覆去,一夜无眠。
黑暗中,我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他可能的反应。
我宁愿他冲我发火,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自私,骂我愚蠢。
我宁愿他跟我大吵一架,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砸了。
哪怕是动手打我一巴掌,或许都比这种死寂的沉默,要好受一些。
他的平静,像一把生了锈的钝刀,在我的心上来回地,缓慢地,反复地切割,让我痛不欲生。
04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听到了他起床洗漱的声音。
我僵硬地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不敢动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他开门离开的声音,很轻,就像怕吵醒我一样。
我猛地从床上弹起来,冲出卧室。
客厅里空无一人,玄关处他的鞋子已经不见了。
只有餐桌上,还摆着一份用保鲜膜盖好的早餐。
一份全麦三明治,和一杯温热的牛奶。
是他按照我的喜好准备的。
![]()
可我看着那份再熟悉不过的早餐,却感觉比冰窖里的冰块还要冷。
他还在维持着我们生活的惯性,却已经决绝地抽走了所有的温度和情感。
那一整天,我在公司都魂不守舍。
我紧紧地攥着手机,把它调成了最大音量和震动,生怕错过他的任何信息。
我像一个等待法官宣判的死刑犯,等待着他给我的“判决书”。
“我们谈谈吧。”
“你马上去把钱给我要回来。”
“王晴,我们离婚吧。”
我脑海里反复预演着这几种可能,每一种,都让我心惊胆战,手脚冰凉。
午休的时候,我终于鼓起所有的勇气,给他发了一条微信。
“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我们晚上好好谈谈好吗?你骂我一顿也行,求你了。”
信息发出去后,我死死地盯着屏幕,等待着那个熟悉的头像上出现“对方正在输入”。
过了漫长的,像一个世纪那么久的十分钟,手机才终于震动了一下。
我迫不及待地,用颤抖的手指点开。
屏幕上,只有简短的两个字。
“在忙。”
这两个字,像一盆带着冰碴的冷水,从头到脚,浇灭了我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的火苗。
我瘫在办公椅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我明白了。
原来,最极致的惩罚,不是歇斯底里的爆发,而是不闻不问的漠视。
他甚至,都懒得再生我的气了。
他把我从他的世界里,干脆利落地,像清除一个无关紧要的bug一样,剔除了出去。
我就这样,在无尽的煎熬、恐惧和绝望中,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办公室里很安静,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
我的手机,突然“叮”地响了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在安静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突兀。
我以为又是哪个工作群的消息,下意识地拿起来看了一眼。
可当我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时,我的心脏猛地一缩。
那不是微信,而是一条银行的到账通知。
我的个人银行卡,就是我那张只存着自己零花钱和私房钱的卡,不是我们那个联名的账户,收到了一笔转账。
转账人,李哲。
转账金额,五十万。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5”后面那一长串的“0”,整个人都懵了,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五十万?
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突然给我转这么多钱?
这是给我的钱?
无数个念头像失控的弹幕一样,在我脑海里疯狂刷屏。
是原谅我了?用这种方式告诉我,钱不重要,我们还是一家人,让我不要有心理负担?
还是……这笔钱有别的什么我不知道的含义?
是分手费吗?他算好了我们共同的财产,这是分给我的一半?他打算净身出户,把剩下的钱都给我,然后跟我彻底了断?
巨大的困惑和更加深重的不安,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死死罩住。
这笔本该让人欣喜的巨款,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我不知所措,坐立难安。
我拿着手机,手指悬在李哲的号码上,却迟迟不敢拨出去。
我害怕,我怕听到他的声音。
我更怕,从他口中听到那个我最不想听到的,残忍的答案。
就在我盯着那串数字,胡思乱想到快要发疯的时候,我的手机,又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这一次,不是银行通知,而是一条短信。
来自一个我熟悉到刻在骨子里的号码。
来自李哲。
我的心跳,在那一瞬间,仿佛漏跳了一拍,紧接着又疯狂地擂动起来,几乎要冲破我的胸膛。
我的呼吸也停滞了。
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条短信里,就藏着最终的答案。
我用颤抖到几乎握不住手机的手指,点开了那条信息。
短信很短,只有几行字,排版得整整齐齐,像他写的代码一样,充满了冰冷的逻辑感。
可就是这短短的几行字,却像一把淬了极寒之冰的利刃,一字一句,精准地,残忍地,刺穿了我所有的幻想、侥幸和最后一丝希望。
那条短信,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