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破小”→“理想家”!空间格局打破后,它的颜值直击住户“心巴”

0
分享至



建于上世纪末的老旧小区普遍面临设施陈旧、管理落后等共性问题。然而,已建成二十八年的新迎小区十二组团,却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实现了从“拥堵割裂”到“开放宜居”、从“邻里疏离”到“睦邻友好”的转变,物业费收缴率更是从86%跃升至97%。这一转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治理密码”?



新迎小区十二组团始建于1996年,共有364户1092位居民,面临着住户老龄化与租住率“双高”的现状。改造前,小区被数道大门和栅栏分隔为五个独立庭院,邻里相见不相识,物业费收缴难,服务更是跟不上。



盘龙区东华街道白云社区 居委会副主任 胡俊敏:“我们新迎十二组团小区在改造的时候,是秉承了‘拆墙并院’的做法。”



“拆墙并院”这一理念听起来颇为美好,然而,真正要拆除小区里存在多年的围墙,绝非易事。部分居民担忧安全问题,觉得没了围墙小区的安全性会大打折扣;还有些居民则舍不得自家门口那片“专属小天地”,毕竟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空间格局。因此,居民们的意见很难达成统一。



在这关键时刻,小区党支部成为了破解这一僵局的“主心骨”。支部委员们深入居民家中,耐心地化解矛盾,详细地解读政策;小区党员也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协助开展民意征集、矛盾调解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带动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



盘龙区东华街道白云社区 居委会副主任 胡俊敏:“主要就是将小区原有的空间在物理层面上的隔阂打通,通过打通这些空间上的隔阂,拉近居民之间的活动关系,同时也增进了居民的邻里情谊。”



依托昆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专项政策,小区将整治重点放在了主干道升级上。工作人员平整了路面,修复了破损的设施,同时拆除了庭院之间的“墙中墙”,消除了物理空间的割裂感,让小区的整体布局更加通透、开放。



盘龙区东华街道白云社区 居委会副主任 胡俊敏:“这块空间原来设有铁栅栏,中间是一道大铁门,居民的活动空间非常狭小。我们进行拆除后,整个空间就以开放式呈现,为小区居民增加了500多平米的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小区物业公司也投入20万元参与改造,承担起了智慧门禁系统、高清摄像头的安装等项目。通过对零散空间与闲置设施进行“打包升级”,将废弃的竹林改造为集“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区,把闲置的景观改建为兼具养老托育与议事功能的“初心亭”,让有限的空间发挥了多重价值。



小区居民:“变化最大的就是小区变得整洁了,出行方便,卫生干净。”



小区居民:“楼梯间也进行了粉刷,比以前舒适多了。单车棚以前老旧不堪,容易倒塌,外观也不好看,改造以后充电也安全了,院内的美化程度也提升了。”



新迎小区十二组团同步推进物业“两减四增”改革,从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监督机制等方面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减少2名门房人员,同时增设4名12小时工作制的门房值守员,并增建安保巡逻队、绿化队等专业队伍。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新迎小区十二组团实现了华丽蜕变,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明显增强。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记者:向万春 摄像:甄海

编辑:潘华梅

编审:林帅超

终审:李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8099999街头巷尾 incentive-icons
8099999街头巷尾
春城民生频道
20248文章数 96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