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层住宅是城市骄傲,稳赚不赔的投资。
如今,电梯故障频发、天价维修费压垮业主、二手房无人问津,曾被追捧的“空中楼阁”正迅速贬值。
这让人想起曹德旺当年那句“房子就是钢筋水泥”的嘲讽,曾经人人都不相信的一句话,如今竟正在应验。
![]()
电梯楼房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市场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
空中楼阁的老化危机
几年前,当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说出那句“房子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终究会变得一文不值”时,很多人都笑了。一个做玻璃的,怎么会懂房地产的门道。
在那个售楼处挤满人,需要托关系才能全款买房的年代,他的话听起来就像个天真的笑话。
![]()
大家觉得,高层住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站得高看得远,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可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几年过去,当初的嘲讽声渐渐消失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曹德旺当初那个看似轻飘飘的判断,如今却沉重地压在了许多高层住宅业主的身上。
![]()
高层住宅的第一个致命伤,就藏在它赖以生存的垂直交通系统里——电梯。
当初,电梯是便捷与现代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居民的心头之患。全国有近三成的电梯已经服役超过15年,事故率正以每年12%的速度攀升。
![]()
比如,在上海黄浦区,一部22年高龄的电梯就曾突然罢工,把居民困在里面近二十分钟。
而在广州一个小区,四部电梯同时故障,维修过程因为资金分摊、品牌选择等问题,业主间争执不休,最后拖了整整半年。
![]()
电梯的老化只是冰山一角,上下班高峰期,等电梯的时间也足以让人焦虑。
万一停电,对于住在高层的老人、孩子或是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几十层的楼梯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
维修和更换更是个无底洞,动辄数十万的费用,让本就因各种琐事充满矛盾的邻里关系雪上加霜。
房子本身的设计缺陷也逐渐暴露,为了追求更高的容积率,开发商不断压缩楼间距,导致许多中间楼层的住户,反而成了“采光死角”,终日不见阳光,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
更别提那高得离谱的公摊了,北京朝阳区一个28层的住宅,公摊率竟高达28%,你花100平米的钱,到手的实用面积只有72平米。
![]()
从黄金资产到烫手山芋
如果说物理层面的衰败是慢性病,那经济价值的崩塌则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跌。
曾经被视为黄金资产的高层住宅,如今在许多城市正迅速沦为“烫手山芋”。一些城市的高层住宅价格从最高点下跌超过30%,有的甚至被腰斩。
![]()
看市场的反应就知道,在同一个区域,高层住宅的价格即便比低层住宅便宜15%到20%,依旧无人问津。
二手房市场上,高层住宅的成交量萎缩了15%,很多房源挂了大半年,看房的人都寥寥无几。
就连租赁市场也受到了冲击,位置稍差一点的高层,想租出去都变得异常困难。
![]()
这还不算完,持有成本还在不断攀升。物业费中用于设备维护的比例逐年增加,这笔钱最终都要从业主口袋里掏。
政府虽然启动了老旧电梯更新计划,比如在北京,政府会补贴30%的费用,但剩下的70%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
最让人绝望的是,高层住宅几乎堵死了“退出”的通道。
过去,很多人买老房子,还抱着一丝“拆迁致富”的幻想。
但对于动辄上千户居民的高层住宅来说,拆迁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协调难度极大,拆迁成本更是天文数字,没有任何开发商愿意接这个盘。
![]()
垂直贫民窟的形成
物理老化和经济贬值,最终必然导向社会层面的演变。
当一个社区的居住体验不断下降,资产价值持续缩水,有能力离开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搬走。
留下的,往往是无力搬迁的老人和低收入人群。
这种人群结构的变化,正在加速一些高层小区的“贫民窟化”。
![]()
全国高层住宅的库存积压率已经达到40%,很多新建小区入住率甚至不足一半。
社区缺乏人气,公共空间无人打理,环境日益恶化。曾经光鲜亮丽的中产社区,逐渐变得死气沉沉。
![]()
面对市场的颓势,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救市措施,从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到发放数万元的购房补贴。
然而,这些政策似乎并未激起太多水花。因为它们只解决了“买”的问题,却没有解决高层住宅“住”和“养”的核心痛点。
购房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不再轻易为这种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房产买单。
![]()
当一个社区的房子“卖不掉、租不出、拆不了、修不起”时,它就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恶性循环,这或许就是曹德旺所说的“永久性贫民窟”的真正含义。
他的预言,本质上是对这种建筑形态全生命周期困境的深刻洞察。
![]()
结语
回顾过去二十年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对高度和速度的崇拜,造就了今天城市天际线上一座座高耸的住宅楼。
但我们似乎忽略了,建筑的根本是为人服务的,居住的品质和长期的可持续性,远比建筑的高度更重要。
如今,潮水退去,高层住宅的种种问题浮出水面。
![]()
这不仅是持有者的个人资产困境,更是一个需要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
对于已经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来说,如何通过有效的社区治理和公共政策支持,延缓社区的衰败,改善居住环境,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
或许,是时候让我们告别对高度的盲目崇拜,重新回归到居住的本源了。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曹德旺:我早就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
证券时报2020-09-09
未来20年,高层住宅会被抛弃?明年起,实施2个新规,事关购房者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9-12-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