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在路上
方厅水院之趣
■费志民
假期,我开车去了趟太浦河上的方厅水院。这座今年上半年刚竣工投用的会馆式建筑,展陈及配套服务有待完善,但走马观花间,我仍发现不少值得观赏和玩味的地方。
停好车,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直接上三楼,花约二十分钟时间绕方厅水院走了一圈,脑海里跳出第一印象:它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四合院。
太浦河的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处,北岸东侧属上海市青浦区,西侧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岸则是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若从空中俯瞰,方厅水院犹如一副巨大的长方形画框,镶嵌在宽阔的太浦河上。这座新江南风格的超级四合院,东西是两座约四百米的跨越太浦河的廊桥,南北各有约三百米的连廊,总建筑面积约十万四千平方米,蔚为壮观。
四合院的东北角、西北角和东南角,按各自的地理位置,分别建有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主题展馆。有意思的是,安徽虽然不与沪苏浙同时接壤,但也在西南角的浙江地界建有主题展馆,相当于拥有一块“飞地”。这四座各八千平方米的主题展馆,犹如四个和睦相处的兄弟姐妹,通过廊桥和连廊无缝衔接,象征长三角向心汇聚、一体发展。而南岸中轴线上恢宏大气的主会馆——长三角馆,就像长辈居住的“上房”,发挥着统领全局和协调大家庭关系的作用。行走在方厅水院,那种一桥跨“四省”、步行即可达的体验十分奇妙。
北岸上海馆与江苏馆之间的连廊上,放着多块宣传展板,其中一幅画着同心圆般的规划图上,圆心处的方厅水院被用醒目的橙色标注为“长三角原点”。
原点,是出发的地方,位置特殊而重要;同心圆,让我想到了俄罗斯套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衍生出的一系列地理和功能概念,像极了俄罗斯套娃:最大的娃娃自然是长三角,即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其次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个区县;再次是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由上述三个区县相邻的五个镇组成;第四个是比先行启动区范围更小的集中展示区,含水乡客厅等“一厅三片”核心区域;最小的娃娃,就是这座被称为“核心中的核心”和“长三角原点”的方厅水院。看,这五个娃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可亲可爱吧!
第二次路过上海馆时,我的目光被东侧数十米外的一块石碑吸引了过去,这块不规则五边形石碑的正面镌有“太浦河工程纪念碑”八个大字。原来,方厅水院跨越的这条太浦河,不光是沪苏浙的界河,更承载了两省一市人民四十年艰苦卓绝、战天斗地的成就。正如背面碑文说的那样,“浩浩太浦,滔滔东流,兴修水利,功载千秋”,多么厚重的历史啊!
“呜——”一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从方厅水院的廊桥下驶过。浑厚的汽笛声,让我想到了建设中的沪苏嘉城际铁路。没错,作为长三角示范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沪苏嘉城际铁路正缓缓穿越我脚底的太浦河水下,在水乡客厅“握手”,然后东达虹桥、西往苏州、南达嘉兴。它与方厅水院、太浦河工程纪念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原点,不是巧合,也不是刻意安排,而是异曲同工的历史必然。
太浦河水,滔滔东流,不舍昼夜。方厅水院,也将有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流动,将有更多有意义、有趣味的故事发生。我,也会成为它的常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