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转自:健康报
□ 通讯员 赵涛 张楠特约记者 李湛祺
日前,河北省武安市中医院康复养老院区,早晨的阳光抚过窗棂,医务人员轻步踱入老人居住的房间。92岁的张大娘正对着镜子梳头,见护士进门便笑着说:“闺女来得真准时!”护士为张大娘递上日常服用的药物并看着她服下。刚入住时天天闹着要回家的张大娘,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还总拉着新入住的老人说:“在这儿啊,饭有人做、药有人管、生活有人帮,日子过得很舒心!”
“看到我妈在这里住得开心、舒心,我们做儿女的就放心了。”张大娘的儿子说,老人入住养老院区后的变化,让家里人都觉得很踏实。为此他们特意给医务人员送上锦旗表示感谢。如今,张大娘不仅安心住了下来,还把弟弟、弟媳也介绍了过来。
今年6月,武安市中医院康复养老院区投入使用,设置床位160张,划分康复、养老、医疗三大功能区域,配备医务人员41名,既能为神经康复、骨折术后恢复患者提供康复治疗,也能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照护。目前,康复区入住患者36人,养老区入住老年人29人。
在每位老年人入住前,医护团队都会定制专属照护计划,内容包括医疗护理、康复训练、营养膳食与日常起居等。87岁的李大娘患高血压多年,曾因脑梗死接受支架植入术,今年6月又做了左侧股骨头置换术,行动迟缓。为此,护士长白杨要求医务人员和护工每日落实责任到人,协助李大娘日常起居,确保安全。在专业照护下,李大娘的身体逐渐好转。“在家老是忘记吃药,在这儿每天都有姑娘们提醒,还带着我们唱歌,日子过得热闹又舒坦。”李大娘说。
凌晨2点,在走廊里依然能看到医务人员的身影。“夜间护理的风险是白天的3倍,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意外。”护士任亚楠一边巡查,一边在护理清单上仔细记录每位老人的监护状况。
“叮叮叮……”护士站里的智能呼叫面板突然发出提示音,护士立刻赶往103房间。高血压患者梁大娘说自己有点眩晕,护士检查发现其立位卧位血压差较大,值班医生孙涛结合72小时动态血压曲线图与瞳孔对光反射检查,迅速判断为体位性低血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除了提供日常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让常见病、慢性病诊疗更便捷高效外,该院区还配备专业诊疗设施,实现突发状况的快速响应与处置。“我们24小时有医生和护士值守,对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安宁疗护患者及术后需护理人员,都能独立解决。”白杨说,住在这里的老人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无需奔波,轻症在门诊即可处理,重症能迅速转入住院部,极大地节省了救治时间。
除了日常的生活照护与健康管理,院区还格外重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设置书画室、娱乐区等,每天安排不同的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未来,武安市中医院康复养老院区将继续深耕养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让每一位入住老人都能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武安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李海刚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