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新闻网)
转自:邯郸新闻网
春摘蜜桃夏品葡萄,秋收鸭梨冬尝柿子。近日,走进美乐城超市、滏东美食林超市,饱满多汁的哈密瓜、果香浓郁的柚子、品类丰富的苹果整齐陈列,色泽鲜亮的鲜果引得市民驻足精心挑选采购。
![]()
图为顾客在滏东美食林超市选购水果。
“现在超市里的水果种类太丰富了,不管是本地的桃、梨,还是外地的哈密瓜、柚子,随时都能买到,价格也实在。”正在挑选苹果的市民李女士笑着说,她每天都会给家人准备新鲜水果,“咬一口清甜的果子,感觉日子都跟着甜滋滋的。”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地理禀赋与精准的产业扶持,我市水果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本土销售到全国热销的华丽转型,丰富的品类与蓬勃的业态,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魏县鸭梨,传承悠久的种植技艺,以皮薄肉细、甜脆爽口的特质,成为享誉全国的“果中名品”;肥乡区深耕葡萄产业,2.38万余亩葡萄园里,阳光玫瑰、玫瑰香、蓝宝石等优质品种错落种植,年产量达7200吨,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产业集群;成安县漳河店镇的蜜桃种植面积突破7000亩,涵盖百余个品种,年产量超15000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水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根基在于因地制宜的品种布局与规模扩张。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产业升级,实施产品品牌建设、电商龙头培育等五项工程,以“一县一特”“一品一播”为抓手,为水果产业插上数字化翅膀。目前,全市建成20个县级直播基地,开展直播带货39万场次,培训果农及电商从业者31万余人次。
在种植端,科技赋能为水果品质保驾护航。肥乡区采用“企业+研究所+政府+农户”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直达田间地头;馆陶县花园村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和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保障水果绿色生态品质;磁县都党乡石场村立足本村资源优势,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调研土壤、气候条件,精准培育特色西瓜,并通过大棚种植技术实现多季采收,让“夏日限定”变成“四季常鲜”。
同时,产销渠道的畅通,让水果“走出去”的步伐愈发稳健。线上,京东、淘宝的“邯宝坊”特产馆,与抖音、快手的直播带货相互联动形成全方位销售矩阵;线下,千万级水果分销平台实现产地直采,新疆哈密瓜、福建红心蜜柚等外地佳果与本地鲜品同场亮相,销售网络覆盖周边500公里范围,让消费者尽享南北鲜果。
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水果产业发展筑牢“后勤保障”。馆陶县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省内订单次日达,物流成本显著降低;市县两级“1+20”运营架构高效运转,通过统一集采、集中配货,让分散的果园顺利接入大市场;磁县宗泽果园、肥乡葡萄园等探索出“产—销—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将种植、销售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从枝头鲜货到热销爆品,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我市水果产业的发展之路,是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我市土地上的“金果果”必将承载着农民的期盼,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志颖/文 郝群英/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