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开始直接挂牌卖房,四川农信更是挂出了超2.4万套房产。这绝非银行想当中介,而是房地产市场进入风险清仓阶段的最直接、最冷酷的信号,更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重大转变。
手里有两套及以上房产,或是近期打算买房的人,务必认真理解以下内容——这关系到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真实走向,以及你手中房产的处置方向。
一、银行为何亲自下场卖房?
这并非银行想抢生意,而是不良资产处置的无奈与必然。过去,房贷断供后,银行收回的房子会走法拍流程,但法拍存在周期长、程序复杂、信息不透明等致命缺陷,且法拍房常伴随占用、高额税费等问题,让不少想捡漏的买家望而却步,最终成交价和成交率远低于预期。
对银行而言,这些房子属于不良资产,严重影响资产负债表。因此,银行急需快速高效地将房产变现、回笼资金。直接售房便应运而生:它绕开复杂的法拍流程,梳理清晰产权与负债关系,正如新闻所提,这类房源购买风险小、性价比高。银行此举本质是一场自救,目的不是靠卖房盈利,而是尽快收回房贷本息。四川农信2.4万套房产的挂牌量,已说明局部地区金融风险正通过这种方式加速暴露与处置。
二、银行“超级卖家”入场,对市场有三大影响
别被部分博主的片面言论误导,理性分析可总结为三点:加速探底、挤压中介、重塑预期。
1. 加速市场探底:银行卖房以“流动性”为核心,而非追求利润最大化,需快速回款,定价远低于同小区二手房挂牌价,形成明显性价比优势。尤其是房龄老、品质差、位置偏远的房源,流动性会率先枯竭。大量银行直售房涌入,加剧供需失衡,倒逼市场价格预期下调,加速寻找真实底部。
2. 挤压传统中介:传统中介依赖信息差盈利,而银行作为权威金融机构,手握清晰房源信息、优惠价格及配套贷款服务,堪称“超级中介”,对传统中介形成巨大冲击。未来,无法提供差异化、专业化服务的中介,生存空间将被严重挤压,收入下滑成定局。
3. 重塑市场预期:过去20年“房子永远涨”的幻想,被银行下场卖房彻底刺破。它让所有人看清:房子作为金融抵押品,当金融属性褪去,价格终将回归居住属性的基本面,进而改变普通人、购房者及投资者的心态与行为。因此,从事抵押业务及资金相关工作的人需注意,企业融资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三、当前如何处置手中房产?
建议并非恐慌性抛售,而是冷静、理性地进行资产盘点与结构优化,按以下三步操作即可:
1. 给房产分级分类:从流动性、现金流、核心价值三个维度评估房产。流动性:降价10%后若超过半年仍无人问津,即为流动性差;现金流:租金回报率需能覆盖月供及持有成本,正向现金流房产才是优质资产;核心价值:占据城市不可替代的核心地段、顶级学区或稀缺景观,具备“护城河”属性的才是核心资产。对流动性差、无核心价值的房产,果断出手优化结构。
2. 果断做“减法”:坚决卖掉远郊、缺乏产业支撑、无学区、品质差的房产。这类房产在市场下行周期中会最先失去流动性,沦为资产负债表上的“死资产”。现在卖掉是及时止损,未来可能想卖都卖不掉。可将变卖劣质资产的资金,置换成有稳定现金流、具备核心价值的房产,这类资产更能穿越周期。
3. 调整核心心态:未来房产的主要收益或将从“房价暴涨”转向“稳定租金收益”。你需要从“房产投资者”转变为“资产管理者”,摒弃“房子永远涨”的幻想,回归常识。中国房地产已进入结构性分化时代,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仍有价值,但绝大多数普通房产的金融属性正快速消退。
综上,银行卖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从金融驱动,回归到供需驱动与价值驱动。唯有认清这一趋势,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守护自身财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