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法庭是严肃的、判决是终结的
法官与当事人的关系
往往随着法槌落下而画上句号
然而
近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行政审判庭马金丽法官
收到了一条不寻常的微信好友申请
那是她两年前审理的
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发来的
微信很简单,只有一句
“法官,我真心想给您送一面锦旗。”
这条信息,像一束光
照进了程序终结之后的人情角落
![]()
一条不寻常的微信好友申请
2023年10月,一起离婚案件在马法官的审理下开庭。原告是一位女性当事人,那时的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各种难言的隐私,其情绪低落,对未来充满迷茫。庭审虽然结束了,马法官内心却非常担心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她安慰她:“放眼人生,这段婚姻经历只是短暂的,不要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放下执念,好好调整自己,向前看……”这句超越审判职责的关怀,在当事人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两年后,案件的法律文书早已生效,这位当事人已经走出了婚姻的低谷,还迎来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一位母亲。她在微信里写道:“我现在开启了新的生活,有了自己可爱的宝宝。”她说,“您安慰的话语一直温暖着我。”马法官回复道:“那么久远的事了,你还记着给我送锦旗,我心里也很温暖,有你这句话我就够了。”她并没有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反而因当事人的记得而感动。当对方坚持要亲自送锦旗、写感谢信时,马法官一再婉拒:“不用折腾麻烦,还得多照顾宝宝呀。”
![]()
![]()
![]()
“爱出者爱返”,当事人在对话的最后写下了这句话。而这五个字恰恰成为这段跨越两年时光的对话最好的注脚。在司法工作中,我们常常强调程序正义、实体公正,但司法的人文关怀,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里。它不是写在判决里的条文,而是法官在履行职务时自然流露的善意,是法律刚性之外那一抹柔软的温度。
这起“结案后的后续”,让我们看到:裁判可以终结,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却可以持续生长。正如马法官所说:“人生真的会有无限可能和精彩。”而司法温度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人,找回走向精彩的可能。这面尚未送出的锦旗,早已超越了形式本身。它是一份见证,见证着法律的刚性之外,那些不曾被写进卷宗、却深深嵌入生命的柔软瞬间。法律的庄严与司法的温度从来都不矛盾,正是这种刚柔并济的司法智慧,让冰冷的法律条文拥有了温暖人心的力量,也让每一个当事人在司法案件中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收获重新出发的勇气。
来源:长春净月区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