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老师跟别的学科老师讲的知识根本不同在于,语文老师讲的是从课文里提取的知识教条,也就决定讲的没有意义。
课文里的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渗透在文本中,以经验的方式存在,必须老师提炼才形成理性认知;二是不同老师提取的知识教条差异很大,对同一篇课文讲的知识相去甚远。
问题在于,文本里的经验很有价值,可一旦提取为知识教条,就没有意义;只有提取的过程才有意义,才积淀阅读素养。
无论老师讲的知识多有意义,都无法影响学生心灵,渗透学生人格,也就毫无价值。如果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让学生独立研读文本,别无他法。
愚昧的老师认定,能讲出能力,能讲出学生的价值观,也才讲得无休无止。
![]()
1 学生能听出价值观吗
老师讲课文大致两种内容,一是讲文本的思想内容,二是讲文本的写作风格。
老师把文本提取出思想教条传授给学生,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这些思想固然是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但是学生听懂了就拥有认识自我的智慧了吗?
只要稍懂认知规律就清醒,思想根本不能传授,只能感悟。怎么感悟?只有受到文本感染,然后把感染升华为理性思考,才能感悟出人生真谛。
为什么阅读培养思想那么难?就因为受到感染不容易,提炼出思想也不容易。即使学生专注地研读,也不一定能感悟文本里的思想。
因此,随便老师怎么讲爱是认识他人的最高智慧,自爱是认识自我的最高智慧,学生尽管听到了,甚至肤浅地理解了,但极难升华为自我的思想和信仰,影响自我行为。
既然知识教条没有意义,老师大讲特讲什么呢?尽管学生听懂了课文,又对生命产生什么影响呢?
老师的悲哀在于,你讲了三年,学生也没有思想和信仰,语文成绩也没有提升,还讲什么呢?
![]()
2 学生能听出情感素养吗
愚昧老师认定,老师讲的比课文更有感染力,课文感染不了学生,老师讲课却能感染学生。
老师讲课的跟课文的感染真是一回事吗?
阅读感染是极复杂的情感和思维历程,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第一 阅读感染必须激活想象,是在安静环境下独立研读才产生的,是在想象的作用下去到自我经验和作者的远方。没有想象,无法进入文字背景的情境,也就没有感染。
第二 阅读感染必须唤醒相关经验,文本跟自我经验没有交集,就无法受感染。只要没有相似的经验,就极难发生阅读热情,感染就是奢谈。
第三 阅读感染是酝酿而成,是把文字幻化成逼真的生活,并悄然浸润心灵,才唤醒相关经验,受到感染。随便多感人的课文都有酝酿过程,才渐渐受到感染。
因此,阅读感染是心灵的共鸣,是渗透人格的审美。
相反,老师讲课的感染却是视听刺激,跟影视感染相似,无论多感人,都不过停留于感官,与想象无缘,与心灵成长无缘,也就很容易遗忘。
更何况,老师讲的根本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抽象的教条,所谓感染不过是搧情的结果,有什么价值呢?
![]()
由此可知,老师必须让学生做自己的工作,研读教材,写成评论,再展示评论,争议评论,才是学生获得思想的唯一路径。
老师如果还有存在的价值,那是教孩子如何研读。老师自然要研读教材,但目的不是讲教材,而是寻找研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研读,才能去到自我经验和作者的远方,创造新情感和新思想。
如何研读值得老师探索一辈子,是真正有益于学生的努力方向。
老师大致做两方面的探索。一是探索阅读的普遍规律,比如,含英咀华,读出自我,读出问题,用笔读,写作阅读评论等。
二是探索课文的研读方法,就是创设研读的中心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制定执行任务的方案。
面对课文,到底要学生干什么,怎么干,才能生成新情感和新思想,是老师真正有意义的研究工作。#途昂Pro全境实力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