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成熟得都那么早吗?
Coco升入初中之后,说班上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喜欢“开黄腔”,说些让人脸红心跳的“浑话”。
这不前两天,他回家就支支吾吾地跟我说:“妈妈,小杰今天在课间说了些很奇怪的话,大家都在笑,可我感觉不舒服。”
我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来了,班里有同学“开黄腔”,这我该怎么跟孩子说呢?
是说教?是禁止?还是找老师?我心里闪过无数个念头,但都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
还好,Coco跟我讲了他们班主任王老师的处理方式,让我心头一震!
原来面对这种事,可以处理得这么漂亮,这么温暖。
![]()
那天,王老师刚走进教室,就听到了班里的议论,她没有立刻发作,也没有指名道姓。
而是在下午的班会课上,抱着自己养的一盆茉莉走进了教室。
她把这盆茉莉放在讲台上,问:“同学们,你们看这盆花美不美?”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美”。
王老师接着说:“是啊,你看它白色的花苞才刚刚露头,等过几天,它就会慢慢绽放,那时候还会更美、更香呢!”
“这就是生命!就像我们身体和心理的成长一样,是非常隐私,也非常神圣的事情。”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
![]()
王老师继续说:“有些关于身体的、私密的话题,就像这花苞中最核心的花蕊。很重要,但不适合在所有场合、对所有人大声讨论。”
“把它们放在公开场合随便说,就像把这盆花的花苞强行剥开,既不尊重这朵花,也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对这盆花来讲伤害是致命的。”
“老师不是说这些东西是‘脏’的、‘坏’的,正相反,它们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但我们要知道,什么话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说,才叫合适。”
“这叫‘分寸’,也是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
Coco说,当时那个开黄腔的小杰,脸一下子就红了,深深地低下了头。
但故事还没完。
![]()
课后,王老师私下找到了小杰,没有批评他一句,而是递给他了一本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青春期科普绘本。
轻声说:“老师知道,你对身体的变化很好奇,这非常正常。这本书里有你想要知道的答案,比你自己从乱七八糟的地方看到的要权威、要准确得多。”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分清:怎样的知识是科学的,怎样的话语是得体的。”
那一刻,小杰的眼圈红了。
当时恰好Coco去给老师送收上来的作业,就看到了这一幕!他跟我说:“王老师,真的很好!”
听到这里,我也是满心的佩服和感动!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孩子们的幸事!
因为她首先给孩子的好奇,做了“去污名化”。
她没有把孩子“开黄腔”的行为定性为“下流”、“耍流氓”,而是理解为“对成长的好奇”和“不恰当的表达”。
这保护了青春期孩子脆弱的自尊心。
![]()
其次,她用花作比喻,既美好又精准地把生命的成长过程讲清楚了,打消了孩子们内心对“成熟”的那份羞耻感。
她还给小杰提供了了解青春期知识的正确渠道,满足了他的好奇心,而不是一味不让说。
最后,她给予了学生:信任和期待,用积极的暗示,引导孩子向上、向善。
这件事真的让我第一次,如此钦佩一位老师,因为即使是我们做家长的,遇到类似的青春期问题,也大多是尴尬回避,完全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
事后,我也让我家爸爸,对Coco进行了青春期教育,希望他能正确认识身体的变化,掌握青春期与男女同学相处的“分寸”,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
其实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想要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正确的了解方式,要敢于跟他们讨论此事。
否则,他们就一定会用自己的方法,从我们不知道的渠道,去了解这些事!
那到时候学到了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让我们努力成为那个能温柔接住孩子所有困惑的、智慧的大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