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前两天,央企保利在广州的地王,终于开盘了——
保利·玥玺湾。
它是保利在去年拍下的南方面粉厂地块,光是地价,就花了将近118亿。
当时,为了拿到这块地王,保利跟对手厮杀了5个小时,轮番举牌148轮过后,最终摘牌。
折算下来,平均楼面地价6.7万/平米,溢价率超过三分之一。
它是天河区的单价地王,也是广州土拍史上第二贵的住宅用地。
从拿地到入市,保利整整熬了一年有余。
从保利挂出来的红得发紫的庆祝海报来看,开盘业绩相当炸裂——
项目前期认筹350组,开盘当天成交了236套。
销售额106亿,创下了今年以来全国楼市的开盘纪录。
这样算下来,玥玺湾的套均总价,需要4500万。
苦熬一年,保利确实把地王卖出了高溢价——
每平米6.7万的地价,房价高达17万/平米。
而项目最高单价,更是站上了30万/平米。
豪宅的大门,永远只向有钱人敞开——
据说,想去玥玺湾看房,需要验资,门槛是户头上有1000万。
可以是活期存款,也可以是银行理财,或者股票账户,房本验资不行。
1000万的验资证明,还只能看到小户型的样板间。
若是想去大户型开开眼,还得交钱认筹——
350平米的样板间,需要500万认筹金;
411平米的样板间,需要800万认筹金,钱直接打进开发商指定的账户里。
今年,很多人跟十一弟吐槽,广州楼市不景气,去化困难,根本卖不动。
其实,本山大叔早就敲打过你们了——
“自己没能耐就说没能耐,还大环境不好,怎么你到哪,哪里就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拿地卖房子,还得看浓眉大眼的央企。
有人总是一门心思,想让刚需客掏空六个钱包上车。
只有央企懂得挥金如土,专拍地王,紧盯着亿万富豪的银行户头。
从来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卖一套总价几千万的豪宅,能顶上十套刚需房。
与其磨破嘴皮子拉普通人上车,不如让有钱人心甘情愿地排队买单。
这年头,盯着富豪榜卖豪宅的,不止是拍地王的央企开发商,还有家居企业的老板。
最近,保利·玥玺湾所在的广州金融城板块,突然冒出来一个豪宅项目——
啓江42序。
今年九月份,这个项目拿到了预售许可,最近开始大力推售。
推盘体量不大,只有42套房,可售面积不到1.7万平米。
但价格卖得很贵,项目对外放出来的吹风价,在11万/平米~12万/平米左右。
主力户型是318平米的四居室、380平米的三居室,单套总价3500万起步。
按照每平米11万的单价计算,1.7万平米的可售面积,整体货值超过18亿。
啓江42序的营销姿态,也摆得很硬,售楼处的大门,只对富豪朋友们敞开。
看房需要验资,比保利还豪横,个人户头上必须有2000万,才有资格走进售楼处。
银行卡余额,就是准业主们的通行证。
项目所在的广州金融城,是个规划有些走形的区域。
相比于上海、北京和深圳,广州的产业结构里,金融业是一块明显短板。
十多年前,为了拉动金融业发展,广州提出过一个战略——
金融强市。
在天河区,专门划出来一大片区域,用来支持金融业的聚集与发展。
这就是广州国际金融城。
广州最初的规划设想,是引入高能级的金融企业总部在此落户,把它建成广州第二CBD。
结果,入驻广州金融城最有名的地标,悬挂的不是金融巨头的招牌,而是罗浮宫家居城。
但凡有装修需求的广州人,都知道去金融城逛逛,买买瓷砖、挑挑家具。
高大上的区域规划,搞成这个局面,算是相当尴尬了。
设立之初,为了避免过度住宅化,对广州金融城的土地供应,政府刻意作了限制——
主要供应商办用地,减少住宅用地供应。
金融城是天河区的核心板块,开发商逐利而动,肆无忌惮地钻空子——
搞产业不如卖住宅。
他们以产业名义拿到的商办用地,挂着羊头卖狗肉,最后都开发成了高端豪宅——
珠光·金融城壹号、广州城投·天赋壹号、广州·鹏瑞1号,还有最近刚刚入市的啓江42序,比比皆是。
这些豪宅项目,单价便宜的每平米需要大几万,最贵的每平米卖到了二三十万。
总价3500万起步的啓江42序,定位高端豪宅,但土地性质,其实是办公。
这个项目所在地址,跟广州家居龙头企业——尚品宅配,其规划在建的总部大楼,是同一个地方。
四年前,尚品宅配以将近10亿的代价,拍下了位于广州金融城的一块地。
土地性质是商办用地,计容建筑面积5.6万平米。
折算下来,每平米的拿地成本,大约1.7万/平米。
拿地时,尚品宅配白纸黑字地作了承诺——
预计投资15亿,把这块地建成总部大楼。
其中七成物业面积自持,自持年限不少于十年。
剩下三成物业面积,对外出租或出售,租售对象是家具及装修新零售产业相关企业。
也就是说——
这栋总部大楼建成以后,七成面积自持办公,三成物业或租或售给同行企业。
尚品宅配是上市公司,在它进行信息披露的法定文件中,白纸黑字地写得清清楚楚。
七成的自持物业,它是动不了的。
于是,在剩下的三成租售面积上,它动起了心思——
租售给同行用作办公,肯定不如变身豪宅卖掉来钱快、利润大。
现在的楼市行情不好,监管调控放得宽,打打擦边球,问题不大。
尚品宅配总部大楼项目,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6万平米。
啓江42序可售住宅面积大约1.7万平米,刚好是整体计容面积的三成左右。
这意味着,剩下的三成物业面积,尚品宅配一平米不留,全都要当作豪宅卖掉了。
未来,在总部大楼里,跟这个家居龙头做邻居的,不是同行企业,而是42位豪宅业主。
1.7万平米的可售住宅,最低11万/平米的单价,总货值超过18亿。
项目总投资15亿,光是对外出售的豪宅货值,不仅覆盖掉了全部投资成本,还能多赚3个亿。
数学好啊,数学得学啊,多学一门好啊。
其他入驻广州金融城拿地建总部的企业,可以照着尚品宅配的套路,抄作业了。
房地产行业拉胯趴窝,作为上游的家居行业,日子也不好过。
尽管是行业龙头,但尚品宅配的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都已坠入了下行通道——
去年,它的营业收入减少了23%,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了2个多亿。
今年前三季度,尚品宅配的营业收入继续减少了7%,净利润亏损了8000万。
现在,它把总部大楼当成豪宅来卖。
这是身处房地产行业上下游,刻在骨子里的觉悟——
回血、填补亏空,全靠富豪榜上的有钱人,住进它的总部大楼当业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