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都说西贝的预制菜争议热度过去了,可这家知名连锁品牌面临的问题,却一点都没减少。
经历国庆期间整改、调价以及优惠券等一系列自救措施后,西贝的生意未见扭转颓势不说,反而又在最近迎来了一波闭店潮。
01
一个月闭店近10家,
就在今天,据媒体红星新闻报道,预制菜风波两个月后,西贝迎来了“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有的门店排起长龙,而有的门店却等来了闭店的结局,连门可罗雀都轮不上了。
![]()
据报道称,进入11月,西贝又有门店贴出闭店通知,自10月以来,西贝多地已累计闭店近10家。
伴随闭店的,是西贝面向消费者发放大额代金券后,部分门店大排长龙的火热场景。
![]()
从网友曝料的图片信息可以看到,西贝深圳西丽万科云城店此前曾发出通知,表示将于11月1日闭店。门店的相关会员权益、储值等全国通用,如有就餐需求,请至就近门店、如有需求可联系门店。
而据该店店长张先生(化名)透露:万科云城店开了7年,租约于今年9月底到期。店铺到期之后,商场要求老店铺进行装修翻新,经评估认为重新装修成本太高,因此决定闭店迁址,再开一家新店。张先生介绍,目前新店的地址已定,正在装修,预计年后营业。
对于全国多地闭店的情况,11月9日,西贝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门店闭店是统一安排,具体的原因和门店外摆放的信息一致,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
一边是叫号声此起彼伏,门前人流络绎不绝;一边是冷冷清清关门大吉,门店招租改头换面。如此大的反差,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然而这种悄然闭店的现象,在西贝可远不止深圳西丽万科云城店这一家。
![]()
同样是在深圳,此前还有网友曝料,西贝深圳龙华天虹店也因门店合同到期暂停营业。而这家店开了9年,选在这个时候暂停营业,很能不令人产生种种猜想。
闭店通知不仅体现在西贝门口的通知里,更是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了那些忠实的会员卡客户。
![]()
10月就有网友晒出短信截图,信息显示西贝义务之心店将于10月8日停止营业。会员卡余额与优惠券同样全国通用,如有需要退款,则需致电门店进行处理。
如此看来,西贝迎来一波闭店潮并非无中生有的谣言。笔者在10月也曾刷到有博主探店,南京某家西贝也贴出了类似的闭店通知。
02
“自爆式公关”的后遗症来了!
至于曾以人满为患著称的西贝,为何会集中出现闭店颓势,相信大部分人会认定,这一切全是西贝“自爆式公关”惹的祸。
![]()
9月10日下午,初代网红罗永浩更新微博,对西贝展开了一波饭后吐槽: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对于罗永浩的争议言论,西贝餐饮很快便做出了回应。其客服表示:“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情况。炒菜每天都是新鲜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随着多方媒体的跟进报道,西贝预制菜争议的多个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大众纷纷针对西贝到底是不是预制菜展开激烈讨论。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你的餐饮品牌遭遇了类似西贝的公关危机,你会选择怎么做?
要是换做笔者,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如选择沉默、不接罗永浩的招,让热度自己降下来。
现在来看,西贝当初如果能低调一点,要么老老实实认个错,承认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以后怎么好好改进;要么向罗永浩抛出橄榄枝,愿意倾听他的建议,请他和消费者共同监督西贝的产品与服务,也许结局就不是这样的了。
![]()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被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和他花了6000万请来的公关公司“华与华”给搞砸了。
从贾国龙强硬表示西贝没有任何一道是预制菜,到他连用四个一定要起诉罗永浩,再到他给罗永浩扣上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的帽子,危机早已在暗潮中向西贝的后厨涌来。
原本大众还对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存在疑问,生怕错怪了一个好人。可随着西贝后厨2岁西兰花、18个月的鲈鱼的曝光,信任彻底降到了冰点。
此时大众愤怒的早已不是预制菜的问题,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是不是预制菜不重要。问题的根源在于:西贝的微波炉里加热着预制菜、中央厨房配送的冷冻食材,却敢卖出现炒现做的价格。
之后更离谱的事情又发生了,西贝不仅没有在贾国龙的带领下反思自己的问题,反倒又开始讲起了故事会。
![]()
“7岁的毛毛”和“送房的大爷”各捅了西贝一刀不说,又冒出一个1岁就在西贝学会吃饭的宝宝。
至此,这场由“自爆式公关”所引爆的品牌信任危机,彻底在互联网段子文化的推波助澜下彻底娱乐化。
此时的大众早已不关心西贝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人只不过是看热闹玩梗。而这一切只能说是西贝自己种下的苦果。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品牌信任的丧失,更是业绩的直线下滑。从各种探店视频就能看出,全国各地多家西贝门店的客流量明显减少了。
以往排队叫号的景象不见了,换来的是门前顾客的匆匆走过,此时的贾国龙心和肉都在痛。
03
西贝的窘境,或是整个行业的尴尬!
至于为什么有的店大排长龙,有的店却以关闭谢幕。网友对此也发出了不同的见解。
![]()
有人表示:“中国10几亿人口,哪怕只有1%愿意去他家消费,那也是很可怕的数字了。就好比那些网红直播带货天天忽悠,但记不住还是一样天天有人去买一样。”
有人认为:“关的店都在南方,先富起来的那波人已经不想高价吃预制菜了。反而底层的人还为了那点儿优惠券天天去吃。”
还有人透露:确实有店排长队,而且爆满,无锡和常州丝毫不受影响。
这些网友的观点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反映出一个事实,此前西贝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彻底以失败告终。
9月15日,针对罗永浩饭后吐槽所引发的争议,西贝发出致歉信,同时公开9项举措,10月1日前将多个菜品的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账到门店现场加工。
而就在十一前夕,又传出西贝将从10月1日开始对全国门店的菜品进行大幅调价。
果不其然,10月1日,西贝降价如期而至,媒体报道和网友曝料显示,西贝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黄米凉糕(6块)从29元降至26元。其中大盘鸡从79元降至69元,羊肉串单串价格从9元调整为7元。
先不管西贝降价幅度大不大、够不够诚意,至少西贝还是听劝,在做在改,这确实是件值得肯定的事。
![]()
而从9月25日开始,西贝发起了“西贝请您吃饭”活动,面向全部顾客发放100元堂食代金券。意消费即可领取,全国门店通用。
这三板斧下来,效果是显著的。十一期间各地传来“喜报”,西贝很多门店又排起了长龙。
可问题在于,此等繁荣背后暗藏泡沫。由于西贝优惠券无门槛可叠加,顾客买个几块钱的花卷就能获得百元代金券,贾国龙简直就是在花西贝的钱请大家吃饭。
这么做不仅耗费了西贝大量成本,更不可能长期搞下去。等优惠券一停,很多顾客会不会再来,是个未知数。
这就像上文网友所说,关的店大部分在南方,又集中在深圳、义乌这样的长三角、珠三角较为富裕发达的地区。这说明对于消费能力更高更追求品质的人群,西贝的代金券失效了。
然而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只说对了一半,正如另一位网友所说,西贝这种在全国开了几百家连锁店的品牌,十几亿人口哪怕1%愿意去他家消费,也足以撑起它的体量。
所以,由预制菜所引发的争议,以及“自爆式公关”导致的后遗症,更像是催化剂,加速了西贝闭店的速度。
西贝的这一波闭店潮,看似是“预制菜”争议和失败公关引爆的信任危机,但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远比一道菜的口味要复杂。它更像是一个缩影,折射出当下连锁餐饮业时代变革中遭遇的“三重门”。
第一重门,是宏观经济大形势的影响
当前经济大环境下,消费降级趋势明显,老百姓普遍捂紧了钱袋子,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和保守。
当西贝这样定价偏高的品牌,与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普遍心态相悖时,被首先“优化”出消费清单并不意外。
降价和优惠券能带来短暂的客流,却难以扭转消费者心中“不值”的心理预期。
第二重,是消费者对连锁餐饮的祛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网红经济所催生的探店热潮,那些街头巷尾充满烟火气的苍蝇馆子,成了大众的新宠。
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大家都开始追求性价比;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大家发现那些身处各大商业综合体里的连锁餐饮,远没想象的那么好。
![]()
很多光鲜亮丽的后厨,运作的其实是中央厨房配送、简单复热的工业流程。消费者正在觉醒:我花着现炒的价钱,吃的却是工业化产品,那品牌溢价的意义何在?这种祛魅让西贝们赖以生存的“品牌光环”迅速黯淡。
第三重门,也是最根本的,是西贝自身过度扩张的后遗症
在资本驱动下,快速开店抢占市场是许多连锁品牌的通病。但这极易导致单店盈利能力被稀释,选址质量下滑,管理半径过长。
文中提到的因“装修成本高”而闭店,本质上就是单店模型算不过账的体现。
在经济上行期,问题可以被增长掩盖;一旦市场转冷,那些选址不佳、盈利能力弱的门店就会首当其冲,成为被“优化”掉的对象。
因此,西贝的困境,是经济寒流、消费觉醒与自身战略失衡三者叠加的结果。公关危机只是导火索,它点燃的,是早已埋下的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