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
一个兄弟终于混到了大厂公关一号位,问我,什么样的下场最惨?
另外一个兄弟,在大厂公关一号位上干了很久,问我归宿在哪里?
还有一个姐妹,问我,干不到一号位该何去何从?
![]()
最近,有个荣登大厂公关一号位的兄弟,来我酒吧喝了一顿酒,我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到底干啥,直说吧,最后他问了我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你觉得一号位最惨的下场是什么?
我想了许久,都做一号位了,还问这种问题,是凡尔赛呢?还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呢?答案,最终不是被我想出来的,而是我们在讨论中达成的共识。
最惨的下场就是,荣登一号位后,心态快速膨胀,在新的年薪、期权以及更高层的社交圈共同加持下,觉得自己实现了阶层跃迁,然后在原有的人脉关系网中快速口碑崩塌,并且自己不自知,因为你在那个位置上,没人会把内心里的“草泥马”当你面骂给你听,最后因为各种综合原因,在企业干个半年一载,然后背锅被迫离开,钱没赚到,新的社交圈和老的社交圈同时消失,人财两空。如果再持续性的Gap,便会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状态中,真孤独啊,人走茶凉,世态炎凉,老子想当年,现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站在平台的光芒之中,个人分不清是自发光,还是外来光,很正常。
之前见面还是兄弟,喝完酒还送我到楼下;现在见面就是拍拍肩膀,小王小张小李你们要加油啊,然后电梯口都懒得送你;之前在小群里很活跃的小王小张小李,经常给我们隔三岔五发点荤段子,现在是半年也不见说一句话的王总张总李总;之前是经常半夜给你打电话,交流业务,畅谈人生的异姓兄弟,现在是微信看到也不回复的敏感人士;以前一起吃个路边烤串,大家就很开心,现在都是助理提前订好米其林黑珍珠;以前都说好了,去哪里都是一个队伍,肯定不离不弃,现在是HC锁死了,但是过两天就听说有新的宝宝入职了。
其实,最可怕的一种公关是,自始至终在内心深处觉得所有媒体是傻逼,就像一条条狗,叫的时候,就扔点骨头过去,然后狗子们便摇摇尾巴感恩戴德了,某手机企业曾经传播的管理层,有个爱好,就是在内部酒桌上,痛斥外界同行以及媒体有多傻逼,似乎全世界只有他们几个懂传播,后来去了各个车企后,依旧还是如此习气。
上面啰嗦了半天,其实很多公关会觉得,我的屁股决定大脑,无非是希望企业能多重视重视媒体,我当然知道,在企业里生存的第一法则是搞好老板关系,然后是高管关系,比如我上面说的那家手机公司的传播团队,为何还能持续性找到工作,就是因为内部关系处理的好。
走到一号位这个位置,尤其大厂一号位这个位置,能走多远,其实已经不再是智力层面的能力因素了,而是情商,如何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念旧情、水端平、利他人,这也许就可以对应三个阶段。
如何坐稳做好一号位,大概率有结论了:能力值确定的情况下,优先搞定内部关系和结果交付,然后平衡外部关系。
那么,一号位做了很多年后,总有要下来的时候,下一步去干啥呢?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钱赚了一辈子花不完的地步,企业的历史使命也算完成了,这是另外一个大厂的一号位正在面临的问题,我们是上个月讨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最早产生写这篇稿子的初心。
去干什么?在企业里雷厉风行的他,处处都是精明和逻辑,但是到了自己这里,都处处透露着迷茫。
很显然,内心再强大的人,在一家企业待时间久了,无论多高的位置,都会容易陷入一种思维陷阱和信息茧房,疲于奔命、忙于工作的时间里,自我越来越虚弱,随波逐流,很难有时间去深度思考自己的未来。
其实回顾历史,公关干到一号位,面前的选项其实非常有限,大的选项就两个,继续干活,还是退休养老。
继续干活,如果要一直做职业经理人的话,对于大厂公关一号位来说,选择性无非几个,内部转岗,换一个更大的公司做一号位。
在这几条路上,都有很多案例,百度之前的一号位朱光,转移到业务里去,现在管着度小满,比如京东的宋旸,现在管理京东零售平台营销中心;要不就在公司兼并其他部分,把市场、公益、GR甚至业务啥的一把抓,扩大地盘,慢慢从公关中淡化出来;去更大的公司任职,其实是最多出现的情况,阿里巴巴很多细分业务的一号位,现在分布在百度、小红书、360、Keep、珀莱雅、极氪等公司做一号位。
当然,也可以选择去做投资或者创业,比如360的刘峻,直接变成了字节跳动的天使投资人;最难的选择其实是创业,这才是职业生涯中,真正的终极选择,因为家猪一旦变成野猪,就再也变不回去了,这中间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既然要创业,在大厂公关一号位存在多年,钱肯定不是制约其选择的第一要素,价值是第一思考的事情,价值可以有两种实现路径,最佳的结果是,终于丢掉了金钱因素,开始寻求内心上的安心,有些人天生就有自己的使命,喜欢写作,喜欢摄影,喜欢开个咖啡店,甚至喜欢开个SPA店,他们愿意从一号位退下来后,去寻找自己的初心,后半辈子为了爱好而干活,这是一种大幸福。
我个人认为,曾经的名记们,在大厂混了多年后,财富自由,退休生活就应该回来干自媒体,第一可以在老婆老公那里有正当理由出去和老朋友们喝酒扯淡,第二终于可以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写彩虹屁,可以写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第三还可以享受四处出差的免费旅游,游山玩水的钱还省了,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选择,当然,有些人会觉得干自媒体有点丢人,我想大概率,内心深处还是不够尊重写作吧。
说到退休,一个兄弟上周六如此回答我的问题。
他说,我尝试过钓鱼,钓了两天,真无聊啊,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退休,而是怕无聊,怕孤独,很多得道公关,宁愿换个中小公司接着打工,就是因为这个,否则孩子在学校,别的小朋友问你爸妈做什么工作,总不能说每天在家睡觉吧?
人类是群居动物,大部分人逃离不了年纪带来的群体规划,你身边的朋友都是50岁左右,大家在干活,你躺平,你自然会觉得处处不自在,与社会格格不入。
好了,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其实99%的公关,终其一生都跟一号位无缘,做不到一号位,又该如何思考未来自己的走向呢?
本质上,这是一个错误引导,一号位只是一个量变,并不是质变,一号位与其他人的区别,无非是钱更多一点,视野更宽一点,但是工作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今天这个社会,不仅仅是公关,所有的社会人都在担心,40岁之后,年老色衰之后怎么办,万一被公司辞退,该何去何从,这种焦虑是普遍性现象。
我们一生,要接受一个事实,你的生活地位和收入,直接与你的社会价值挂钩,你的价值又与你的认知、体力、制造结果的能力挂钩,职场真正抛弃我们的,从来不是因为我们年纪的衰老,而是我们能力的退化。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还在进化?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回头看看两三年前的自己,如果觉得自己是个傻逼,你大概率还在进步,如果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老子当年真厉害!完了,你很显然已经走了很多年的下坡路。
如今走在日本街头,你会发现很多出租车司机、清洁工、服务员甚至流浪汉都是曾经的社长,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遍地都是社长的时代,他们的昨天,跟他们的今天,区别在哪里?
不想被淘汰,路只有一条,确保自己在赛道里,跑的比较快。
当然,除了怕被辞退,更多的是人到中年,开始怀疑这份工作的价值,开始向内问自己是否开心。
我有个朋友,在大厂干了一辈子媒介,从未升迁过,去年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卖了北京的房子,带着孩子去了普吉岛上学,自己开了一个咖啡店,现在每天忙忙碌碌,也很开心;我还有个朋友,在大厂干内容策划,这几年不思进取,传播认知跟不上时代了,被辞退,中间休息了一年多,还是没有公司接收,索性去干中医了,现在竟然混的风生水起;最玄学的,还有几个人,竟然去做了占卜师给人算命,据说赚的还很多。
事实证明,不会有一个人因为切换赛道被饿死。
笃定和规划,这其实才是大部分人最缺少的特质,犹犹豫豫、唯唯诺诺、蹑手蹑脚,共同交织了我们大部分凡人的平淡一生,最终一事无成,我们花掉了99%的时间去思考,去犹豫,但是从来不去执行,40岁往往是一个坎,这一年如果还不抉择,未来大概率也不会再抉择了。
将信将疑的时候,最好选择疑,那往往是正确答案,因为信,不需要疑,就摆在那,在你心头,在你眼前,是事实。
你创业,将信将疑,必然失败,你泡妞,将信将疑,必然失败,好好回忆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真正属于你的命运,一定是明确的,炙热的,不会拐弯抹角的。答案,从来不会含糊其辞,人生的题目,从来都是单选题,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选,最终都会有一个答案。
区别在于,有悔还是无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