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石湖荡镇洙桥村868号的助餐点厨房里已飘出饭菜香。七十多岁的顾仲珍阿姨和丈夫正忙碌着,青菜下锅,红烧肉炖得软糯,两人配合默契,将饭菜一一装盒,再分别骑上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车,赶在中午前把热乎的饭菜送到村里约30位老人手中。这个由顾阿姨自发创办、运营十多年的助餐点,在今年10月中旬完成改造升级,近日通过验收,在敬老月里以崭新面貌继续为老人服务。
“变化是有的,墙面、顶面、操作台都换了,卫生间也改造了,现在更加干净、安全。”顾阿姨用质朴的方言说道,脸上的笑容传递出由衷的欣慰。据了解,该助餐点自2014年启用,多年来设施逐渐陈旧,部分墙面脱落、设备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通过上海农商银行松江支行的定向捐赠,助餐点得以实施改造,总计投入近10万元。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我们银行有着深厚的本土基因,始终秉持‘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宗旨。”上海农商银行松江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顾阿姨十几年如一日为老人服务,她的奉献精神与我们扎根三农、回馈社会的企业文化高度契合。我们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希望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群体。”据悉,该行每年通过“心家园”公益项目定向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区域内养老等服务项目,今年款项重点投向了洙桥村助餐点的硬件提升。
![]()
![]()
改造内容包括厨房不锈钢操作台、货架、蒸饭箱、电水箱等设备更新,公共区域适老化餐桌椅、卫生间防滑地砖、安全扶手等设施升级,以及墙面翻新、空调添置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预算有限,抽油烟机由当地商会爱心企业上海富艺铭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额外捐赠,体现了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支持。
![]()
“现在来吃饭,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九十多岁的谢奶奶在就餐时笑着说。助餐点虽小,却是村里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的暖心驿站。目前,该点每日为约30名老人提供午餐,晚餐另有10人左右,餐标为老人自付5元,其余由民政补贴。站点基本属于公益运营,村集体通过承担水电费等方式予以支持,本地延寿寺等社会力量也定期捐助。
![]()
![]()
顾阿姨和丈夫至今仍坚持自己种菜、自己送餐,十几年风雨无阻。问及为何能坚持这么久,她笑着说:“做惯了,不做反而身体不舒服。”尽管年事已高,她依然每天清晨开始准备,丈夫则负责送餐到户。这份执着与付出,也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文字:朱颖宏 沈孛皓
审核:周样波 薛亮亮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