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MIT News)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 MI)依然是全球最紧迫的健康难题之一,尽管急性期的外科救治手段不断进步,仍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面临长期心功能障碍。其核心挑战在于:MI 之后的生物反应呈现出明显的分阶段特征,而现有多数疗法仅能一次性释放药物,难以契合这一动态修复过程的节奏。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一种可柔性贴敷于心脏表面的药物递送贴片,可在心脏病发作后促进心脏组织的愈合与再生。
这种新型贴片能够携带多种药物,并按照预设时间表分阶段释放。在对大鼠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可使受损心肌组织减少约 50%,并显著改善心脏功能。研究团队表示,如果未来获准应用于人体,这种贴片有望帮助心梗患者恢复更多的心功能。
“当一个人经历严重心脏病发作时,受损的心肌组织无法有效再生,导致心脏功能永久性丧失。受损的组织不会自行恢复。”麻省理工学院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娜·雅克勒内茨(Ana Jaklenec)说,“我们的目标是恢复这种功能,让患者在心肌梗死后重新拥有一个更强大、更有韧性的心脏。”
该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大卫·H·科赫讲席教授、科赫研究所成员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共同领导,论文第一作者为前 MIT 博士后 Erika Wang。研究成果发表于 Cell Biomaterials。
![]()
程序化药物递送
心脏病发作后,许多患者会接受搭桥手术以改善血流,但这并不能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MIT 团队希望研发一种可在手术中同步植入的贴片,既能稳定附着于心脏表面,又能在随后数周内持续、定时释放药物,促进组织修复。
为应对这一关键挑战,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 TIMED(temporal intervention with microparticle encapsulation and delivery) 的系统。该混合型聚合物系统将多种载药微粒嵌入水凝胶中,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与可控释放特性,能够在如心脏等动态手术环境中稳定发挥作用。
通过改变聚合物分子量,研究人员可以精确控制微粒的降解速度,从而设定药物释放时间。此次实验设计了三类降解速率不同的微粒,分别在植入后的第 1–3 天、第 7–9 天与第 12–14 天释放药物,实现有节奏的分阶段治疗。
第一阶段在心梗后的急性期立即释放neuregul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于细胞保护;第二阶段在恢复期释放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生成;第三阶段在后期释放GW788388,以防止过度纤维化,同时避免早期抑制必要的胶原形成。
![]()
(来源:Cell Biomaterials)
研究人员将这些微粒阵列式嵌入水凝胶薄膜中,材料由藻酸盐与 PEGDA 两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组成,会在体内逐渐降解。贴片尺寸仅为数毫米,柔韧而牢固,类似隐形眼镜。
![]()
改善心脏功能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来源心脏组织模型大鼠急性心梗模型中,TIMED 系统均显示显著疗效。
在体外模型中,TIMED 贴片使细胞存活率较低氧对照提高 1.5 倍;在大鼠模型中(涵盖雌雄两组),TIMED 植入后生存率较未治疗组提高 33%,较静脉注射组提高 17%;终点时射血分数(EF)与缩短分数(FS)均提高约 15%;梗死面积减少约 50%,显示出强劲的组织再生与损伤修复能力。
这些功能性恢复效果与细胞治疗、外泌体贴片及工程水凝胶在动物心梗模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的是,TIMED 通过无细胞、程序化释放的方式实现相似疗效:在不同时间释放促进存活、促血管生成与抗纤维化信号,改善收缩功能与心脏重塑。这表明,分阶段给药可作为替代复杂细胞治疗的有效方案,在可制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TIMED 贴片显著减少术后心包粘连,较对照组降低 69%。这一现象部分归因于其调控 TGF-β 通路 的作用。胶原合成在早期修复中至关重要,但在后期过度表达会形成纤维带或粘连。TIMED 在术后第二周释放 TGF-β 抑制剂,有效抑制过度胶原沉积,既保证初期修复,又避免晚期粘连。
此外,TIMED 贴片在 4°C 条件下保存 1 个月后,蛋白质降解极低,机械性能保持初始强度的 85% 以上,封装药物活性保持 80% 以上,有助于临床转化,具备成为“即用型产品”的潜力。
其微制造工艺简洁高效,可支持在单个聚合物贴片上实现重复给药,预期将进一步改善长期康复效果,并降低多次手术带来的高昂成本。
研究还发现,贴片会随着时间逐渐降解,在一年内变成极薄的一层,不影响心脏的机械功能。
在此次研究中,neuregulin-1 和 VEGF 已在心脏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过,但 GW788388 目前仅在动物实验中探索过。团队正计划在更具临床相关性的环境中开展研究,包括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和大动物实验,以实现循序渐进的临床转化。
1.https://news.mit.edu/2025/new-patch-could-help-heal-heart-1104
2.https://www.cell.com/cell-biomaterials/fulltext/S3050-5623(25)0024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