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高手,他们武功盖世、无人可比,而在书法史上也有这么四位“绝世高人”,不论是在笔法、功底还是气韵格调上,都令后世望尘莫及,他们就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
![]()
这四位将古人笔法学了个透彻,又各有“绝活”,所以能自成一家,启功就曾说:“哪怕学到他们一成功力,都是造化了。”苏轼取法融晋唐根基,破规整框架,宽博结构,源自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多以中锋行笔,笔画质感厚重却不滞涩。
![]()
结字宽博扁方,中宫宽松,分布疏朗,横画向右上欹侧,竖画短而粗,平衡疏密。通过整体章法保持协调,避免杂乱。墨枯润交替,随情变墨,是宋代“墨见意”的典范。
![]()
黄庭坚宗颜真卿、怀素,重“骨力”,长撇长捺,强化提按顿挫,避免草书的流滑。中宫收紧、四周舒展的 “辐射式结字”,长笔画“长枪大戟”式处理,横画多左低右高,竖画多带弧度,转折处多圆转带顿,避免方折的生硬。
![]()
墨色以浓墨为主,仅在长笔画末端略见枯笔,显“力透纸背”的厚重。墨色变化集中在笔画粗细,而非干湿,起笔浓、中段淡、收笔浓,形成纵向墨色层次,区别于苏轼的“横向枯润交替”,米芾评:“黄鲁直学怀素,书韵胜怀素,然笔法过之”。
![]()
米芾自称“集古字”,取法王羲之《兰亭序》的灵动、王献之的欹侧、颜真卿的厚重、柳公权的骨力,通过“刷字”笔法融合,无拼凑感。行笔迅疾,笔画起止无刻意藏露,末笔顺势带出。结字欹正相生,单字不稳但通篇平衡。同一笔画可换锋面,点画形态多变。随势赋形,随笔画走势调整,中宫可紧可松,显随性。
![]()
蔡襄直追晋唐,守文人雅韵,是宋四家中最贴近晋唐传统的书家,虽重传统,但不墨守成规:笔画间加入轻微牵丝,显行书灵动;结字略带欹侧,避楷书的呆板,中锋温润,起收细腻,收笔轻顿,显温润,无剧烈顿挫,却有“绵里藏针”的劲感,笔画中可见细微力度变化。
![]()
结字端庄匀称,略含欹侧,墨色温润,均匀无燥,苏轼称:“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苏轼以“情”入书,黄庭坚以“势”破局,米芾以“变”创新,蔡襄以 “守”承古,对元明清书法发展影响深远。
![]()
台北故宫将馆藏的这四位书法家的书信尺牍进行了合裱,即《苏轼墨迹选》《米芾墨迹选》《黄庭坚墨迹选》和《蔡襄墨迹选》,总计包含超过40件罕见真迹,字字精妙,笔笔超绝。
![]()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1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您既可购买全套四本,也可选购其中任意一本或多本。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